你是否容易被浑身洋溢着自信、热情、活力的人感染到,并从心底里散发出对他或她的喜欢呢?
你愿意成为这样的人吗? 你是自信、热情、充满活力的人吗?
坦率来讲,我大部分时刻很难把活力尽情散发出来,并同时感染到身边的人,我感觉我的活力被锁住了,我只能在生活或工作中的某些特殊瞬间拥有过充满活力并感染到他人的体验。
但正因为有过充满活力的体验,并且通过学习心理学了解到它的产生机制,我逐渐认识到活出生命的活力也是有方法的。
今天我就来介绍一个在武志红心理学科上学到的关于增强自己活力和热情的方法:自我效能感。
最早提出自我效能感的是美国的社会心理学家班杜拉,他给出的自我效能感的定义是:人们对自身能否利用所拥有的技能去完成某项工作行为的自信程度。
为了理解这个概念,我们可以想象一个场景:一个不满1岁的幼儿,离他十几米远的地方有一个玩具,要得到这个玩具,他可以有两种方式。一种是大人大步流星的走过去帮他拿这个玩具;另一种是他连滚带爬地挪了十几米远,拿到了这个玩具。
通过这两种方式,他的愿i望都得以实现,只是,前一种方式给他的感觉是,哇,大人好厉害,后一种方式则让他感知到,他好厉害!
后一种方式就会增强幼儿的自我效能感 。
如果孩子的成长是在这种通过自己的努力愿望不断实现的环境下成长起来的,父母给孩子提供了抱持性环境,孩子把事情做好时,认可他,孩子遇到挫折时,支持他,孩子的正能量和负能量在和父母的关系中得以流动。孩子就会充满活力,自我效能感不断增强。真到了以后那些具有很大现实意义的挑战时,他们就可以借自我效能感的支撑去化解各种挫折,实现自己的意愿。
也许在我们生命的初期没有机遇去锤炼足够的自我效能感,那该怎么办呢?
成人如何培养自我效能感?
第一:先头脑上知道,通过时间的累积和空间的转换,只要不断累积投入,那么愿望实现的概率就会不断增加,并且不管成功与否,你的经验和能力都在不断增加。试着做一些挑战小的事,然后不断升级事情的难度。
第二:挑战来临,而你还没准备好,你会有自恋型暴怒这种级别的死本能,那么在头脑上告诉自己,有时间这回事,只要我不断努力,胜利就可能到来。这时候,你可以去找那些支持你的人,他们的支持、鼓励和认可就是在给你传递生本能。
写到这里很是感慨,我们007的战友们不就是在互相支持鼓励努力前行并在相互传递生本能吗?!在这里,我感受到了生命的活力!
正是众里群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愿我们都成为闪耀着生命力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