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学中医这么久,跃跃试试想开个方子试一下,但从未进过中医铺,其中的子丑寅卯都不知道,因而内心怯懦了,也是因为懒散。
今日下决心来试一下,主要是调脾胃的方子。
桂枝加龙骨牡蛎汤,中医方剂名。
出自《金匮要略》卷上,具有调和阴阳,潜镇摄纳之功效。主治虚劳少腹弦急,阴部寒冷,目眩发落,男子失精,女子梦交,或心悸,遗溺,脉虚大芤迟,或芤动微紧。
方中桂枝汤调和营卫,加龙骨、牡蛎潜镇摄纳,使阳能固摄,阴能内守,而达阴平阳秘,精不外泄之功。桂枝汤加入龙骨、牡蛎后,不仅仍具有温阳散寒,解肌发表,调和营卫之功,还能重镇安神,收敛固涩之功。
我是从罗大伦阴阳平衡一书中得知这一方子,他称之为“酸辣汤”,这是张仲景调理脾胃的方子。里面有酸有辣。其中酸的力量往下走,辣的力量往上走,两股力量一齐用力,人体内阴阳调和的圆就开始运动,气机就流畅了。
在这个方子里,桂枝和生姜是辛辣的,芍药是酸的,而灸甘草,大枣是甜的。辛味的药向外发散;酸味的药性向下,是向里收的;甘味的药是补中焦脾胃的。
这样一来,有升有降,有收有放,有阴有阳,气机一流动,圆运动一正常,身体也就慢慢好了。
罗大伦举的病例跟我辩证的是同一现象,再贴切不过了,于是大胆抄来应用。
中医运用的就是胆大心细,尤其让庸医在身上做实验,还不如我自己大胆来实证。
今天买中药也是颇有微词,百度搜索附近的中药店没有汤剂可配,跑去河坊街配药。方•回春堂的伙计态度甚差,转而去胡庆馀堂。胡庆馀堂的伙计态度很好,同样是要去医生那里转贴(因为方子是自己的,去药店买中药,必须要他们的医生重新抄一下方子,此叫转帖,费用20元一次)。胡庆馀堂的这些伙计态度真是不错,很快把我一个门外汉带上道,转好帖,付好钱,就安心等抓药,大约等了二十分钟左右,速度也是杠杠的(等药处写明要等一个小时)。
今天晚上就炖,希望收到好的效果,给我的中医路推上一个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