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年之际,几部蓄力已久的大片纷纷化身成了“票房收割机”,一路“快刀斩乱麻”,感谢他们的付出,也感谢观众的回应,今年春节中国的电影市场表现又让外国友人感慨了一把,怎么可以这么高?
高票房是好事,人民钱包鼓了富了,欣赏水平也被推着噌噌噌上涨,国内对电影的需求更大了,新年没事看场电影聚个餐,小小生活美妙的如意算盘。
但与惊艳的票房相比,把这些影片摊开看一看,似乎在口碑上并没有像“票房炸裂”那样的效果,电影与观众之间似乎产生了这样一个关系:票房好是因为看电影的人多了,而非电影拍的有多好。
口碑较为出众的当属《红海行动》,看了《红海行动》又不能不联想到为国争光的《战狼2》,真好,真像。
春节的尾巴已经拉到了30天前,《红海行动》无悬念的跑到了《战狼2》的后面,这是一件十分值得骄傲的事情,你看吧,中国国力在增强,影响力也在增强,以前用来自我安慰的“我骄傲,因为我是中国人”已经变成了一句切切实实的话,那种根植于中国人骨子当中的民族自豪感油然而生,加之这个急缺英雄的时代当中人们对英雄的希冀与呐喊,这一切显得自然且不突兀,大概就是:水到渠成,很好,你来了。
前段时间斩下56亿票房的《战狼2》代表中国“坦荡荡”地出征奥斯卡,从未跻身世界票房TOP100的中国电影因为对于民族自豪感的过度欣赏显然迷失了自己,无论从任何角度来看,它都难以扛下这面出征大旗。自1957至2017年,中国冲奥(斯卡)一直都未放弃过努力,前前后后呈现了110部作品,其中提名7部:中国的《菊豆》(1991年)和《英雄》(2003年),中国香港的《大红灯笼高高挂》(1992年)和《霸王别姬》(1994年),中国台湾的《喜宴》(1994年)、《饮食男女》(1995年),以及唯一获得最佳外语片奖项的《卧虎藏龙》(2000年)。
《战狼2》若能真的拿下奥斯卡,这可能会是一个让人贻笑大方的事情。孤芳自赏之后,我们更应该停下来想一想,民族自豪感可以铸就票房神话,那么中国最为传统的文化背后,滋生的更能深挖的东西非常值得期待,而不是你杀了我的爱人,我可以灭了你一个国家的神话。
叫好而不叫座,这是奥斯卡一直以来的“范儿”。票房的神话不如口碑的赞誉,一个是喧嚣,一个是深刻。
奥斯卡的金奖作品无疑都在口碑上拥有自我可圈可点的地方,但票房的表现大都是乏善可陈。所幸这些优秀佳作并没有巨额的投入,都有可观的回报。
通过电影评分网站IMDb的奥斯卡最佳影片类型分类,这11部影片均要归到剧情片里,其余的附属标签打大都是历史、传记、惊悚、犯罪、喜剧、爱情、冒险和想象等,而美国大片中最为得意的超级英雄类作品却从未有问津。
从另一个角度来想,倘若超级英雄类的作品也是奥斯卡角逐的重要一角,那么《战狼2》的爆发力与好莱坞下接连不断的英雄相比可能更为逊色。
回过来想,奥斯卡是不会这样做的,人终究是生于生活,探究生活,想要超脱生活,最后还是回归于生活。对社会内涵的深度挖掘和对人性的思索、升华人文价值是奥斯卡一直在做的事情,而这些思索显然是没有那些加入“科技”“高成本消耗”“远超现实”的作品所带来的一瞬间的视觉冲击享受所来的直接。
快感易逝,深刻值得反复咀嚼。
商业化电影固然赚钱,深刻的电影却可以超越时空。
电影市场越来越好,能看好电影的观众也越来越多,整装待发,好电影还在嘟嘟嘟的来路上,给这一年一个希望,也渴望一份惊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