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哥在沈阳工作了快一年,母亲一直思念,总念叨儿子在东北寒冷,不知道腿有没有受寒,秃顶了知不知道戴帽子。最近,扳着手指算外孙女放假的日子,计划着回去,早早准备过年的东西,迎接儿子媳妇和孙子一家回来过年,尽管每年就那么三五天,母亲却总是很郑重地去等候。
得知我哥最近已经回咸阳了,我便问他是不是很忙碌,咸阳到宝鸡的高铁很方便,能否抽空先过来探望一下母亲。我哥很快决定今天过来,昨晚他给发了车次。我欣欣然告诉母亲,明天有惊喜送给她。母亲问什么惊喜,我笑着回答:“告诉你还能叫惊喜嘛!”母亲乐了:“我知道你说的惊喜是啥,我也不告诉你。”但我分明看到她眼里的亮了几分。
早晨,没睡懒觉。吃过早饭,母亲便着手揉面,准备做扯面。看表时间差不多了,我穿衣服,准备下楼。“你要去干嘛?”母亲问我。“我要下楼去给你取惊喜呀!”我眨眨眼睛,还是没告诉母亲。
等从高铁站接到我哥,踏进家门,我才大声喊母亲:“妈!来看你的惊喜!”这是母亲所没想到的。“呀!你咋来了,我真没想到!”母亲拉着我哥的臂膀,上下打量,扭过头抱怨我:“你咋不说让我多揉点面呢?只说怕有点少。”我调皮地拽着母亲:“那惊喜不就没了嘛!放心,今天妈妈的味道让哥吃!”
我哥的到来,让母亲倍感欣慰。她说话的声音都高了一些,和儿子坐在沙发上,唠了许久的家长里短。告诉儿子,儿媳妇对自己很好,过生日发了大红包;女儿女婿很孝顺,赶来给自己过生日。关心地问询孙子的学习状况,坚信孙子是学霸……笑容始终洋溢在脸上,皱纹似乎都舒展开来。
“哦,对了!你姐前段时间有事去咸阳,到你家去住了,你媳妇还给你姐买了件衣裳呢!”母亲絮叨着这些琐事,心里充满了快乐。
“还有,咱家的房子,即便我没了,也不许卖!我给你们叮咛好,不得送人,不得卖掉,那是我的心血!你们在城里过得再好,总要回家去给先人上坟磕头的。我现在七十多岁了,不过就是大风里的一盏灯,随时都有可能熄灭。只是希望,你们都能遵照我的意愿。”母亲说这话的时候,很平静,我却不由得心里发酸,我是多么害怕失去母亲啊!
我今天也是傻了,就知道跟我哥说话喝茶,全让母亲一个人在厨房忙碌,都不知道帮忙,吃完饭就去午休,都没进厨房,锅碗都没管。平日里上班,母亲心疼我辛苦,都不让我做,实在是把我惯坏了!
我哥本来不吃晚饭,怕母亲心里过意不去,就买了六点半的返程票,喝了母亲熬的苞谷珍,吃了母亲烙的煎饼,尝了母亲昨晚才做好的豆豉。临走,母亲执意跟着送到了高铁站,“儿行千里母担忧”,一年到头见不了几次,呆不了几天,母亲倍感珍惜。
想起那首《常回家看看》,人到中年,感触更深。陪伴,哪怕一半日,对老人而言,都是最好的慰藉。
这份惊喜,应该会让母亲开心到过年了吧!
田玲写于2019年1月5日星期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