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回说到慕容家族入主中原,与他同时期独立的还有前凉。(其实拓跋鲜卑也于公元338年建立代国,不过此国不在十六国之内。)其实,早在公元301年,白痴皇帝还没有死,西晋王朝的余威还未消散时,张轨就出任凉州刺史。当时天下纷乱,张轨凭借个人能力独镇一方,但仍然对晋称臣。直到公元320年,张轨之子张茂自称凉州牧,324年张茂其兄之子张骏继位称凉州牧,西平公,北凉才算独立出来。北凉先后打败过前赵,后赵的进攻,稳固了自己的统治,可以说是当时西北的霸主。每当读到这段历史,总是唏嘘不已,因为我每每看中国历史总是哀叹,怎么自己姓的人就没有当过长久皇帝呢,看到这才发现,北凉张氏传了九代,可以说是张氏王国持续时间最长的王朝,高兴地我去翻阅家谱看看能不能追祖溯宗,攀上关系。
好了,说完细枝末节,主角就该登场了。慕容家族灭冉魏,打下的是中原的东半部,中原的西部权力真空,又给有野心的人创造了一个驰骋的舞台。
苻洪看准后赵末年石氏的衰败,叛赵降晋,举起晋朝的大旗,此举吸引了很多中原人士。史称招引归众,至十余万。苻洪打败姚戈仲后(苻姚两家也是世仇,后面会慢慢说来),自称大将军、大单于、三秦王。到了公元351年,苻健立国号秦,次年称帝。苻健不久病重,三子苻生继位。这是一位嗜杀的主子,有一次,苻生问左右自己如何,侍从说:“陛下圣明,太平天子。”苻生生气:“谄媚讨好我。”下令拖下殿砍头。左右又有人说:“殿下刑罚稍稍过分一些。”苻生又怒:“竟敢诽谤诋毁我!”又拖下去杀头。
有一次苻生深夜饮酒,对身边侍女说“阿法兄弟也不能让人信任,明天我要杀了他们。”然而这个侍女是苻法,苻坚兄弟的亲信,将此事报告。两兄弟狗急跳墙,率领几百人就敢逼宫,可是未曾想御林军都放下武器跟随两兄弟。众人攻入内宫时,苻生仍旧昏醉未醒,稀里糊涂的被拖到小屋子里杀掉,在位两年,年仅23岁。
然而,北魏隐士(北魏在前秦后,所以其所作史料可能更加有可信度)赵逸曾说:“苻生虽好勇嗜酒,亦仁而不杀。观其治典,未为凶暴。”我们不知道苻生和苻坚之间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通过史料去简单的书写历史,但是却可以通过一些细节去发现人性。苻坚确实是一代大帝,如果没有淝水之战的失利统一天下未可知,但是他通过弑君而上位的事实不容忽视。历史是一面镜子,就在于它清清楚楚的展示了人性的光辉和丑恶。每个人背后都有不为人知的飞刀陷阱,每个人都有过最为激烈的心理斗争,我们但看结果,不苛求人性,因为真相无法揭开,留下谜团自己自勉即可。
当上皇帝后,苻坚在登龙门上眺望,大发感叹:“美哉山河之固!”其臣下答:“统治之道在德不在险。”苻坚大悦,言听计从,开山泽之礼以让民,金玉宝物赐予战士,偃甲息兵,休养生息。
苻坚之所以称为大帝,多是因为他的文治武功。纵观他在位的28年,国家强盛独树一帜,远高于同时期的其他割据政权,苻坚可以说在某种程度上推进了中国的统一。苻坚主要有以下几点行政策略:
重视教育。苻坚八岁时就自己要求爷爷给他找老师,他登上帝位后也十分重视教育建立学校,重视文教,尤其留心儒学。苻坚曾下令广收学官,郡国学生只要通晓一经或以上就获授职,亦表彰有才德和努力营田之人,令人们都望得朝廷劝励,崇尚清廉正直,物资亦丰盛。苻坚更每月亲临太学考拔学生,消灭前燕后更在长安祭祀孔子。而王猛亦助苻坚整顺风俗,令全国学校渐兴。
减省奢侈品、鼓励农业、停止征战。虽然苻坚在位期间掠地千里,但是发动的往往都是灭国大战,抓住时机,一棍子打死,速战速决。分别于370年灭前燕,376年灭前凉,代,基本占领了北方。北方在他的统治下,大都是歌舞升平,路不拾遗。遇上天旱不但曾下令节俭及开山泽资源与民共享,亦督导百姓耕种,自己更亲身躬耕藉田,让苟皇后亲身养蚕,以示对农业的重视。后又征集王侯以下及豪门富户的家僮奴仆共三万人开通泾水上流,引水灌溉解决关中水旱问题。
但是,苻坚也有不足之处,其没有对民族融合重视起来,为以后败亡埋下伏笔。如陇西鲜卑首领乞伏司繁投降后,只迁乞伏司繁到长安,仍留其部众在陇西地区;前燕鲜卑族人除了慕容氏皇族及部分关东豪族被迁至关中地区外,尚有大部分留在前燕故地,另亦迁原居中山的丁零族人到新安(今河南新安县);消灭代国后,苻坚虽然由北方匈奴族人代领代国遗众,但仍居北方。在苻洛叛乱被平定后,苻坚则为更好的管理关东以至各地民族,于是从原集中于关中的氐族人分出十五万户,各由宗亲率领出镇,如古分封诸侯般管治地方。然而此举却分散了氐族的民族力量,影响对各地的军事影响力,而移居关中的各少数民族更成前秦的心腹大患。
时间来到公元383年,此时苻坚已经在位26年,年近半百。这26年时光如白驹过隙,一闪而过。想必他肯定常常站在长安城门楼上,目光穿过家家的袅袅炊烟遥望南方。他在想着什么呢?当年二十弱冠之时被逼无奈,逼宫篡位,可曾想到如今偌大一个帝国由自己所支配?逼宫那天是否下着小雨,滴滴打在这位愣头小伙子的脸上,心里。他心里惴惴不安,想的不是自己往后的建功立业,而是如何杀死哥哥而自保。然而一切都过去了,他不再是当年的东海王,而是苻坚大帝。如今天下疆土,十占其七。带甲百万,雄姿勃勃,一统南方,指日可待。
然而,苻坚还是失败了。(原谅我几乎不写战争场面,其实我很喜欢写人物心理描写和大势分析,战争描写实在写不来啊。)
很多人说不以成败论英雄,我觉得这句话分人。然而,这句话用在苻坚身上确实合适。天下大势,稍纵即逝,胜败也是兵家常事。况且苻坚兵败如山倒后仍然苦苦支持两年,其气量,其毅力确实让人佩服。后人评论苻坚不该北伐,又列出种种原因,我觉得大可不必。历史由英雄决定,由个人意志而决定的事情波动性太大。当年刘裕北伐也是朝臣反对,当时他还不是皇帝,还有守旧派掣肘,粮草补给不足,可他仍然力挽狂澜一举成名。这其中因素,天时地利人和,哪一样都可以起到决定性作用。
我不想说淝水之战的详细过程,而喜欢探讨苻坚的心理活动。因为个人觉得淝水之战偶然因素太大,虽说逃不脱苻坚的自大狂傲,可是也不能推掉一些小人物的细节处理,比如降将朱序的假意投降和大喊秦军败了。
记得小学学习一篇课文,记住两个成语,风声鹤唳,草木皆兵,说苻坚被吓破了胆子,逃回北方老家,当时还以为苻坚是个昏君,嘲笑他恬不知耻。现在想来,真的是任何事情都有两面,怎么说都行。所以还是那句话,我们但看结果,不苛求人性,因为真相无法揭开,留下谜团自己自勉即可。
话又说回来,苻坚回到长安,可以说是迅速稳定住了局势。手里也有十几万兵士,他们爱戴苻坚,同仇敌忾。坏就坏在苻坚的仁慈,之前发动灭国大战后俘获的国君都没有死,反而被苻坚委以重任,现在趁乱而起,落井下石。先是鲜卑慕容冲猛攻长安,苻坚败退五将山,后又是羌族首领姚苌(就是姚戈仲二十四子)兵围五将山,勒死苻坚。一代大帝没有活过半百,便命陨而去。
时光回到战国初期。
魏文侯问李克:“吴之所以亡?”
对曰:“数战数胜。”
文侯曰:“数战数胜,国之福也,何故亡?”
对曰:“数战则民疲,数胜则主骄,以骄主御疲民,未有不亡者也。”
想必如果李克生于苻坚败亡以后,说完这句话肯定要举这个生动的例子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