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小伙伴私下跟我说,能不能少写点心灵鸡汤文,多写些有刺激作用的文章,其实我觉得我有些文章写的够直接了,而鄙视最多次的就是那些自己没能力,还喜欢 BB的人,但我不否认,我写的内容有鸡汤的味道,毕竟我认为鸡汤还是应该喝点的。
我有个朋友特别喜欢看鸡汤类的文章,并且还喜欢转发到朋友圈,而她跟我抱怨说,就因为她转发这类文章,被她朋友很鄙视,说她傻,居然连这些都相信,不过是骗小孩子的而已,别太理想化。而我分析她的朋友,可能会属于两类人,一类是有明确的目标和方向,并且特别坚韧,不需要任何鸡汤和励志故事的;而另一类则是,压根不愿动手,觉得反正努力了也无法得到想要的,而不如就维持现状,乐得自在。
我不知道一般反鸡汤的人属于哪一类,但除了那种传销式的鸡汤外,我是很乐于偶尔去喝喝的。我这说的是偶尔,因为我们更多的时间肯定还是需要花在做实事之上。创业圈,之前传出一句话,不要因为战术的勤奋而掩盖战略的懒惰,但成天制定战略目标,不做具体的落地执行又有何用呢?我们的工作学习,每隔一段时间需要思考去总结,但肯定不是天天去想,同理鸡汤也不是需要天天喝的。而喝鸡汤,更多的是在我们被现实打击的体无完肤,感觉颓废之时,看看那些比我们历经更多磨难而取得成功的人,看看那些比我们漂亮、聪明但还更加努力的人。
但我并不反感所谓的反鸡汤,反而让我们有了更加清晰的认知,丑小鸭能变成白天鹅不是因为它努力,而是它父母被来就是天鹅,这些让我们不再盲目的去信一些事物。条条大路通罗马,可是有人出生就在罗马,这也是不争的事实,世间本就没有绝对公平的事情,不仅每个人的生存条件,甚至连基因本身都是不同的,而有些更是天生就存在一些缺陷。好在对于大多数人而言,我们的上升通道并没有被堵死,即使有些人已经处于我们要到的终点,也并不会导致我们无法到达,反而激励我们用更快的速度去到达终点。毕竟这是一段落的终点,而那些提前到达的人,很可能在你到达后仍停留于此,而你已再次出发。
一些鸡汤类的文章,教会我们更好的去生活,虽不一定全部正确,但却能有所借鉴,在我看来更是一种启发,引发我们的思考,也算是提供了一种方法和所谓的理论。但还是上面说的,切勿沉迷于鸡汤,特别是伪鸡汤,标题党和那些没有营养的文字。如果把鸡汤当做指导思想,那么更需要的还是去做,畅想未来,更需脚踏实地!
作者孙凌,专注校园市场创新创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