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收藏之路

我在退休前从未涉及过收藏的事情,只是在看报和电视节目时,了解了一些知识,真正开始涉及收藏的,是在我退休后两年左右。

刚退休时单位因工作需要,领导让我再留用一段时间,大约在一年多后,在椒江工作的女儿,外甥开始读小学,因没人照顾要我过去帮忙,而老伴又要在临海帮儿子照顾孙子,我只好去为外孙服务一下。

到了椒江人生地不熟,女儿交给我的任务,就是接送一下小孩,并做两餐三个人吃的饭,为了方便外孙上学,女儿在学校边上租了一套70平米左右的房子,与学校离得很近,所以我的任务相对来说是很轻松的。每天要忙的时间不多,空闲的很。

女儿工作比较忙,她怕我一个人闲的无聊,劝我去海门老街那边逛逛,我在无事时,在租的房子里因怕影响外孙学习,既没有电视机也没有电脑,那时用的手机也就是通话和发信息的功能,在房子里呆着确实无聊。只好到外面去闲逛,有时走到不远处的东山公园,有时在海门老街的广场上转悠,那时海门老街边上每天都有古玩地摊,一次我转到那里。

从此,我开始买了一些所谓的“古董”,如瓷器、纪念币之类的东西。当时也不知道地摊上卖的都是些赝品或假古董,真的交了不少学费。我在那边人生地不一熟,也不能去向当地的行家请教,开始去图书馆借阅这方面的书,前后约看了十几本古玩收藏方面的书,边看边做笔记,书本知识是掌握了一点,但与行家相比只是一些皮毛,因为,收藏是一门大学问,知识量很大,水深的很!

在这方面花了不少钱,买的东西不少,但很少有真品、精品,放在家里占地方,家人都反对的很。

伊秉绶(清代著名书法家1754—1815)


圣人不贵尺之璧而重寸之阴时难得而易失

东海道人名吴之璠,清康熙年间竹雕高手


现在已是古稀之年,想想自己收藏的这些个玩艺,子女及后人不会看得上眼,他们以后会当垃圾扔了。

我觉得自己不应该进入这个圈子,知识是长了些,却也花了些冤枉钱,此文给大家提个醒吧。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