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一假期已过,很多学生都还没有及时地调整过来自己的学习状态,查查想要提醒大家,备考时间在逐渐减少,学期已过半,必须要及时地提高学习效率,才能保持最佳状态,查查有几点建议。
01.目标明确
如果决定要参加高考了,那么就要有敢于舍弃一切的勇气,一切妨碍你高考的东西都让它走开。
选一个自己喜欢的学校。
可以上网查,可以问别人,要根据自己的情况,量力而行。
上课一定要认真听
如果你不想考600分以上,那你只要上课认真听就可以了,把课堂内容真正消化了,分数一定不会差,因为高考有将近600分都是在课堂上可以学到的。
一定要改进你的书写
如果你不想因为书写使你的语文作文、英语作文面目可憎的话,那你就继续鬼画符吧。
一定不要认为语文可读可不读
如果你到现在还是这样想的话,那么你语文一定考不好。
一定要研究各个科目的标准答题模式
否则就算你知道怎么答,你也答不好,白搭(答)。
千万不要认为1分不重要
积少成多的道理相信大家更明白。
千万不要相信考前模拟题
各地的模拟题太多了,也许有的会与高考有关,但大部分无关,掌握好该掌握的是根本,高考真题很重要,一定要反复剖析。
选参考书一定要少而精
选自己比较薄弱的科目买就行了,老师平时会发很多材料,要注意不要有过多的题海战术,要时常停下来总结一下。
别人怎么想怎么说都是别人的事
自己的问题只有自己最清楚,一两次考试失败算不了什么,当年红军不也这样走过来的吗?
一定要坚持每天运动一小时
相信7+1>8的神话,如果你老是病魔缠身的话,你将前功尽弃。
压力大或者疲倦的时候,一定要挺住
你能挺住一次就能挺住两次,一定要相信:坚持就是胜利。
不要相信择优录取的神话
不要认为我每次都考那么差,将来一定考不上大学,你要相信,高考也会出现奇迹的,也许命运之神就更青睐你也说不定,所以不到最后一刻决不放弃。
一定要研究你心目中的大学相关专业的往年录取分数情况
然后再对照自己,看自己还差多少,做到知己知彼,一战即胜。
02.复习计划
语文:写作学会用三对思维工具
- 基础知识积累要稳扎稳打,循序渐进。高考命题不喜欢偏、怪的东西,选择的字、词、文本材料都注重跟生活的联系,对生活的“反哺”。
- 古诗文阅读要重视课内古诗文的知识,回归课本。高一、高二的课内古文学习一定不可放松。以课内古文为基础,去梳理整个古文知识体系,积累古文常见实词、虚词,更为实在。
- 现代文阅读,分体裁训练之外,还要打通不同体裁文本,训练整体阅读能力。
- 写作,学会运用三对思维工具去打开思路。即具体—综合;形象—抽象;表层—本质。看到一个词,如果是具体的事例,要上升到一种现象的层面上来;看到一个物象,懂得抽象出感情、哲理等意涵。
数学:合理规划“三轮复习”
- 认真务实“三基”。首先要重视课本,落实基础。其次要研究历年高考真题,再次要以本省高考模拟题为主要练习题,时刻不忘夯实解题基本功。
- 合理规划“三轮复习”。第一轮是全面复习,系统知识,查漏补缺,优化结构,培养思维。 第二轮是专题复习,突出重点,深化结构,落实思想方法,合理知识整合。 第三轮是模拟训练提高应试能力和综合能力,调整心态,回归基础,迎接2020高考。
英语:从立意方面提升写作素养
- 完形填空方面,建议准高三生,读文章不要为了做题而做题,需要注意总结文章的内在联系和上下文逻辑,尤其需要注意逻辑连词和上下文语境。
- 语法填空方面,建议在备考时注意搭建自己的语法体系,按照从句、非谓语、主谓一致、虚拟语气的板块进行整合。
- 阅读能力方面,建议考生在备考阅读理解题型上,争取一次过定时完成四篇题目的题量,进行提速训练。同时,每道题目需要在原文当中找出出题点并加以标注,这对提高准确率和考生信心大有裨益。
- 写作方面,建议平时多留心生活,注意身边的写作素材,同时从立意方面提升写作素养。在小作文里面的句型训练,需要掌握一些高中阶段及考纲规定的热点话题所需的句型和词汇,写起来才会更加得心应手。
政治:一轮复习重在复习考点
- 熟悉考点,夯实基础。熟悉四本必修知识,在教材上对自己已经熟知的知识点、比较了解的知识点、还有不甚了解的知识点,分门别类,做上标记。然后,把近几年的真题在做一遍的基础上再仔细研究一遍,琢磨答题思路。
- 多练多写,善于改错。从四种考核能力目标去把握解题技巧,即获取和解读信息能力、调动和运用知识能力、描述和阐释事物能力、论证和探讨问题能力。
- 合理规划,制胜高考。重在把考点复习一遍,切勿把大量时间放在难题解答上。
历史:加强训练
- 高度重视常见知识点的各种特征,准高三学生可较多地采取图表归纳和关键词提取来吃透知识点。
- 注重备考复习的覆盖面,根据近年的考频统计,每年的历史命题基本上都是课本有的都会考到,这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复习中可以在保证重点难点的深入掌握的前提下,亦要有意识地顾及到所谓的“冷门”知识。
- 加强训练。
地理:不能以记忆背诵为主
- 注重基础,学练结合,专题过关。第一轮复习的目的就是“夯实基础、查缺补漏”,将全面复习高中必修3本教材,对所有高中地理知识都进行梳理和归纳。
- 总结规律、方法,灵活运用知识点,提升理解分析能力。今年高考最明显的特征就是选择题不拘泥于知识点,思路更广更加灵活,综合题模版类答案的减少了,大部分要求同学们从材料或图中总结出答案。这就要求同学们在学习方法上不能以记忆背诵为主。
- 加强识图能力训练。要能够根据题中提供的图表材料来叙述地理现象和特征,并进行分析、判断、归纳和总结。
物理:三轮复习各有侧重
- 第一轮复习:要完成对过去两年所学知识的梳理,建立自己的“错误集”。
- 第二轮复习:应着重于对主要知识点的查缺补漏,复习顺序是力学、电磁学、原子物理、热学的模块复习。
- 第三轮复习:以历年真题为主,以适量的题量保持做题手感。
化学:多训练实验设计能力
- 重视基础回归教材。高考创新主要体现在出题形式上,所以日常学习重在化学概念的理解内化。
- 深化图表理解。图表的大量出现是今年广东高考的一大特点,因此需要注重平时对图表题型的积累。
- 加强主观题答题能力训练。今年化学高考压轴题击中考生软肋,在实验题中考查了理科学生相对较弱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实验设计能力,建议学生在平日训练里锻炼这两种能力。
生物:提高“信息迁移能力”
- 生物复习过程中应注重对概念的深度理解,知其然而知其所以然,纯粹的死记硬背是难以得高分的。
- 生物复习过程中应重视对图表观察和理解,培养从图表中快速获取信息的能力,提升答题速度。
- 考生在复习过程中应将多板块知识链接起来,着重思考它们之间的相关性,提高自身的“信息迁移能力”,以提升自己对综合信息题的解题能力。
备战阶段希望大家能够时刻保持最佳状态,明确自己的学习目标,为了目标不断努力,针对性地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2020顺利考入理想学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