复利,跟你有什么关系

复利.jpg

公元2017年4月25日17时50分,今日小雨,工作依然很多,但是状态却比昨天好,思路清晰,愿意去做一些有挑战性的事。写这篇文字的时候竟然也越写越长,又要分开说了。

每当我搜寻大脑中的想法时,都会惭愧地发现:大多数时候,我们以为的自己的思想,其实不过是别人在你头脑中跑马的结果,只不过跑的次数多了,连你自己也分不清哪个是别人的马,哪个是你的马罢了。

今天的这篇当然也不例外,复利的故事其实我们已经听过千百遍了,难道还能谈出什么新的内容来吗?我希望通过对话的方式,找到自己的答案,也期望同有时间看到这篇文字的你共同讨论一番。

一个故事

问:逐浪同学,请问你知道“复利效应”吗?

答:知道。它起源于一个古老的故事,说的是

有一位智者发明了国际象棋,国王很高兴,就要赏赐他。

他说:“我不要, 发明本身就让我很有成就感。”

国王心想“嘿,小样,你还给我装。我就没见过不喜欢赏赐的,肯定是怕我小气”,就说:“你随便提,我是国王,要什么都能满足你!”

智者知道这下不好直接拒绝了,便回答:“陛下,我真不需要什么赏赐。如果您非要赏,那您瞧,这个国际象棋有64格。您在第1个格子里放1粒米,第2个格子放2粒米,第3个格子……”

“行了,你别说了,哈哈,第3个格子肯定放3粒米!数数谁不会。”国王打断他。

“哦,并不是,陛下。第3个格子要放4粒米,以后每个格子都放上前面格子的两倍。”智者补充道。

国王哈哈大笑,“我说你们这些智者就喜欢玩这种数字游戏,3粒米跟4粒米有啥区别。好吧,这就满足你。”

最后的结果,大家都知道了,当然是国王怎么也满足不了。因为即使不累计,最后一个格子也需要2的63次方,大约是900亿个亿粒米,重7680亿吨(2013年全球大米年产量5亿吨)。这个故事广为传播,告诉人们复利的威力。

其实,根子在于我们人类偏向于短期思考,难以想象超出思维边界的巨大是什么样子,这也就是庄子说的“朝菌不知晦朔”。

跟你有什么关系

问:你说的这个故事,跟我们现实生活有什么关系?

答:生活中,复利的现象比比皆是。在我们身边而又常常被我们忽视的其实是世界本身。我们经常会过一段时间就会发现身处的世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但在日常生活中却感受不到。这其实也是复利的缘故。世界一直在缓慢前进,只是复利的效应在早期的时候差别不大,1.01的30次方是1.34,1.02的30次方是1.8,看上去差异并不大。但是1.01的365次方是38,1.02的365次方是1377。差距一旦显现出来,就会让你大吃一惊。

我们再反过来想想,世界一直在前进,虽然缓慢,但在时间的累积效应下,一定会出现巨大的改变。而我们如果不前进,即使是在原地踏步,也将赶不上时代。所以才有“逆水行舟,不进则退”。如果你没有进步,而世界每天前进1%,那么一年之后,你就只能理解世界的三十八分之一了。剩下的对你来说,都是变化和未知!

有什么用

问:你这么说,好像有点道理。那我们知道了这个道理,有什么用?

答:既然知道了,我们至少应该在自己的生活中注重以下几点:

1.长期做有复利效应的事。这样你才能享受复利的成果。生活中可不是什么都是有复利效果的,我们要睁开智慧的双眼,去找到它,然后持续做。

2.做有复利效应的事,一定是开始的时间越早越好,因为我们知道复利的效应下,时间越长,倍数越大。但同时,现在,永远是你开始的最早时刻,从这一刻起累积,一点也不晚。

3.任何时候不要压上全部身家,因为一旦清零,又要重头开始积累。

复利效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慢就是快”。很多事情都是如此,看起来很慢,一时半会总感觉没有变化,但是在漫长的岁月过后,取得的成就却非常惊人。人,要有长性。

关于复利,还有这样几个问题?

1.这个道理的关键点有哪些?

2.如此简单的道理,为什么却做不好?

3.生活中,有哪些具有复利效应的事?

我们下次聊!

最后编辑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