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假进入第六天,就要收尾了。又开始听到各种关于时间的感叹,更多的是抱怨,抱怨什么都没做成,8天的假期就要结束了。
这两年看过不少时间管理方面的书籍。印象最深,收益最多的应该是李笑来的《把时间当作朋友》,可以说,很大程度上提高了我的元认知。
该书指出:绝大多数的成功与智商没有任何关系,所有的失败都与且只与时间有关。并主张时间不可管理,一切的成长及成功都靠积累。
确实,时间不可管理,能够管理的只有自己。透过管理自己的习惯,管理自己的事件来达成对时间的管理。
管理自己方面,史蒂芬·柯维的《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大家应该都很熟悉,7个习惯里的第三个习惯:要事第一。说的就是自我管理的原则。
美国很早就有一个谚语,马克·吐温说的:“如果每天早上起来我们就活吃一只大青蛙,那我们就会发现今天没有比这个更糟糕的事情。”在这里,青蛙代表有挑战的事情。
另外一位美国人,伯恩·崔西,他写的《吃掉那只青蛙》,其中青蛙就代表重要的事情,他谈的还是要事优先的理念。
时间管理达人叶武滨也一直倡导:“人生不在于做多少事,而在于把重要的事情专注做、用心做、把它做到极致。”
经过学习和实践,我最大的感触就是,最简单的自我管理就是每天起床后,花10分钟左右的时间,在今天要做了十几件或是几十件事情中选出三件最重要的事情,集中精力优先完成。
有人会问,该如何选择或是我没有那么多要做的事情怎么办?
史蒂芬·柯维在《高效能人士的7个习惯》里还谈到一个时间管理的四象限,分为:重要紧急、重要不紧急、不重要不紧急和不重要紧急。
他建议我们去做重要而不紧急的事。
如何区别紧急与不紧急?可以简单理解为今天或是就快要到截至日的事件为紧急的;而未来的事就是不紧急的。
我们应该着手做在未来看重要的事。这就叫计划与未雨绸缪,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预则立,不预则废。”
如果能优先做,做重要而且不紧急的事,而不是一拖再拖,那我们就没有紧急的事,也不会在那边一直抱怨。
仅仅如此践行了不到一年的时间,就让我发生了天翻地覆地改变,每天全情投入优先做三件最重要的事对我这一年来的成长所起到的关键性作用,无论多么夸大其词,都不为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