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底何为致良知

亲爱的阳明先生:

      您好,我是贞元学校的一名学生,在学习完了您的一生之后,我觉得我的人生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对您心生钦佩之情。这种情感十分强烈,于是我写下这封信。

      您在11岁时就立志做圣贤,在20多年后你在自己的努力下实现了自己的志向,我从始至终都对您的这一点是最为钦佩。您能不在乎身边人对你的打压和对你的调侃。就连自己最亲近的家人也不支持自己的志向,我猜。您在当时其实应该也是十分绝望的吧?但圣人之道仿佛就近在眼前,心中的信念催促您踏出每一步。您的这段经历真的让我百想不腻。每次在我没有动力时,您的经历总能为我打气,使我振奋。

      我对您的武力很感兴趣,因为这是您寻道的起点。您在寻求到的路上没有参考答案,只能靠自己摸爬滚打。万事开头难这句话在你的五溺中成功体现,而您当时那坚韧不屈的精神现在也是广为流传。

    在您的一生中,最振奋人心的可能还是属您的农场悟道。您当时被贬去农场后,衣食住行都大受局限。您的随从都振作不起来,只有您还在苦中作乐。在那个改变你命运的午夜心即理三个字概括了您20年的摸爬滚打,您不仅看到了答案,现在也成为了我们寻道的参考答案。

      对于您的心即理,我是这样理解的:一个人的心中有着宇宙人的心也是一面镜子,一面明镜在照出万物倒影时都是不费吹灰之力的。但有的人的镜子却不明亮,因为上面落了灰尘,污垢。我们唯一能做的就是去擦,去磨镜,磨掉的是污垢,也是拖你后腿的人语和坏习惯。在一个人无法做出事情的决定时,他不妨听听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想法。看看自己的内心,并且去掉恶念,留下善念,这就叫做为善去恶。也就是擦镜的过程。

      但我们只知道心即理就够了吗?答案显然是不,致良知才是我们要做的。致是行的意思。这三个字的大意就是把良知行出来。良知便是一个人心中的明镜。是儒家的滴骨血。又是埋葬千年的真理宝藏。

    您的心即理及致良知说真的为我的生活提供了许多目标。很多价值。您不仅是王阳明,更是儒家的骄傲。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