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姐为了做一个质量提升项目的PPT已经花费了两个多月的时间。改了不知多少遍,但领导依然不满意。最初的方案是基于3000万元的预算,涵盖8个区域而做成的,现在领导又说预算变成300万了,而且只涵盖3个区域了。而且领导还批评她的方案太笼统,比如“加强培训,提升管理”,领导想知道具体如何加强,如何提升。徐姐满肚子委屈的说:“不仅要求变来变去,而且还要求体现细节,领导们会有时间看吗?又不是给基层员工培训。”
徐姐说当她看到主题为“问题建议明确,解决方案通过”的拆书帮线下活动报名帖的时候,她决定一定要抽出时间去学习一下,没准儿能让自己脱离苦海。
这次活动的两个片段选自《极简思考》这本书。书中介绍了一种由9个步骤构成的结构化思维过程,可以用来帮助我们高效的制作解决方案,并清晰的把它表述出来,以便获得领导,同事或其他利益相关人的认可。本书的作者迈克 费廖洛曾任职于麦肯锡,后来又创办了自己的公司,他的客户包括很多各行业的领先企业,比如谷歌,福特,领英等。掌握了书中介绍的“结构化思维过程”会让解决问题的过程变得简单而高效。
下面我们一起学习一下前两步。
拆页一:
“一个架构合理的问题能引导你满足利益相关人的需求,问题划定了方案的边界,也定义了解决问题的方向。这种思维方式的高效源于它排除了和它关系甚微的想法,让你更专注于最相关的解决方案。“
看了这段文字,徐姐恍然大悟,领导交代她做质量提升的PPT,其本质就是给她抛出了一个问题“我们该如何做质量提升?”,让她给出这个问题的解决方案。她当时虽然有些迷茫,不知从何做起,还是硬着头皮做出了一套厚厚的PPT,但结果却是事倍功半。主要原因是领导的问题不明确,不是一个架构合理的问题。
架构合理的问题划定了方案边界,或者说是范围,也给出了解决问题的方向,可以帮助我们明确领导的真正需求,进而提出令他们的满意的解决方案。这种思维方式可以帮助聚焦于少数满足要求的方案上,减少无用功。一些点子比较多的小伙伴可能会问,这样会不会限制思维,阻碍创新呢?其实不会,因为任何想法都是伴随解决某个具体的问题而出现的,不是凭空出现的。所以一个架构合理的问题不但不会影响创新,还会让创新变得更有效率。这种思维方式可以提高工作效率,生活中也可以帮助我们更准确的了解家人的真正需求并予以满足。
那如何来定义一个架构合理的问题呢?
1, 接到来自领导,家人或朋友给我们的一个任务或问题,先给自己按下暂停键。
2, 和相关人员讨论,明确问题的边界和方向,可以借用5W2H。
3, 把明确后的问题写下来,再次确认,调整后达成一致。
徐姐反思到“当时的确没有就问题的范围和方向与领导讨论并达成一致,直接根据自己的理解就做了起来,真是吃力不讨好。
即便是明确的定义了问题,高效的做法也不是马上着手制作解决方案的PPT,而是先提出核心建议。
拆页二:
“好的核心建议有两个组成部分:一个容易理解的假设和一个对利益相关人有价值的触动点。”
弄明白了对方的问题后,要先给出建议,清楚的说明我们要做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做。“假设”一词体现了“结构化思维过程”最主要的一个特点,那就是在进行信息搜集,周密的分析和评估之前,直接提出多个大胆的假设。然后从中选出一个最优的做为解决方案,说明要做什么,它需要简洁易懂。触动点说明为什么要这么做,要切中对方的最关心的目标。假设加上触动点便构成了核心建议。用这样的结构提出建议,可以大大提高被接受的概率。
具体该如何做呢?
1, 写下认为最好的解决方案。
2, 把当中泛泛的、模糊不清的词语换成具体无歧义的表达 。
3, 去掉啰嗦的词语,直到每个字都不可以再减少了。
4, 写出一个量化的目标做为触动点。
5, 完成你的核心建议
听到这里徐姐连连点头“的确应该这样做,我周一回去马上就去找领导,先把问题明确定义下来,在提出我的核心建议。取得领导的初步认可后,再往下进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