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感悟返岗一月
外派学习324天,终于回到工作地。接着匆匆提着行囊,转身奔赴新单位,开启了又一段的 “搬砖” 生涯。
相比东部沿海开放城市,俺这中西部内陆地区还是略显保守。即便身处经济口部门,在营商环境和服务意识上,与沿海地区的差距依旧明显。过去,长期在民生口直面服务对象真切需求,坦率真诚、快解矛盾。现如今,跨部门到经济口与服务对象不得不虚与委蛇、严防掉坑。
进入新单位,自然有一个适应的过程,瓷有瓷器、人有脾气,与领导、与同事的适应磨合也有一个过程。立足当下岗位,尽量做到“手勤、眼勤、腿勤”,沟通上下、联系左右,做好参谋助手,多请示多汇报,严防信息失灵不对称。对同事小伙伴也要有一个适度的期望,不要跟发达地区引进的自驱力极强的985出身的牛马比,也不要跟民生口细致入微的专技人员比。我得看清现实差距,调试好方向、定位,身在兵位、胸为帅谋,然后定目标、追过程、拿结果,善于借力、有效授权,做到管事抓接口、管人抓责任……
返岗满一月,也是撞了南墙,碰了几次壁,也才觉察到自己的弱点需要好好觉悟天道,尽量反观内求,争取不断获得觉醒。
二、唏嘘故人往事
人生的无常,总是在不经意间给人沉重的一击。很好的一位师父,因肝硬化晚期救治无效于乙巳年正月初一驾鹤西去。回想起他出家前,与他五台山有过一周交集,印象中他耳垂硕大、十分醒目。那会见他们父子住上下铺,住在同一间宿舍临门口的位置,朝夕相伴、形影不离,那些画面至今仍历历在目。他 47 岁随先于他出家的儿子在般若寺出家,随后,他的爱人也在普寿寺出家。
俺后来到苏州西园寺,听他讲解汉传佛教戒律体系时,心中竟涌起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依稀还记得他讲“三皈五戒”的基本含义,“三皈”就是皈依三宝。“皈依”是皈投、求助的意思;“三宝”就是佛、法、僧,在“三宝”中,以佛所证的“理体三宝”最为清净与究竟,帮助众生对治无量无边的烦恼。直到一次夜间座谈活动,有人调侃他曾是企业高管,在答疑解惑时他被推到台前,我才恍然回忆起当年曾有过交集。
2011 年在五台山时,我结识了一位叫梁拯的兄弟。当时自我介绍栋梁的梁、包拯的拯,本科机械、硕士哲学,给我讲同行的至少有三个家庭,子女一心要出家,怎么劝都劝不住。他还带我见了他过去同学,那人已经剃度出家,在附近的一座寺院大寮里做灶头。
正月初四,当看到师父离世的信息时,我的心头一悸,深感惋惜。不过逝者已逝,我们所能做的也只能做好自己,珍惜眼前人,做好手边事。
三、定位未来重心
新学期开学后,兔崽子班上又开始班委竞选。俺那平日里性格内向、三棍子打不出屁来的兔崽子居然主动参加竞选,自己写的竞选稿背熟后上台参选。事成之后,才向队友反映。这些年与兔崽子的相处时间有限,从他出生到现在,俺一直忙于工作、忙于加班,整天都扑在单位,难得有时间接送、话聊、陪餐,对他参加班委竞选我始料未及……
外派学习返回后,我明显感觉到自己的心态发生了变化。人到中年,越发觉得要务实。在宦海之中沉沉浮浮,很多时候身不由己、虚空常伴。但总得实实在在地把握一些东西,比如,自觉夫妻关系第一,少年夫妻老来伴、人生路上好搭档;身心健康第二,切莫成为将来子女负担、队友累赘;培养子女第三,携手队友陪跑,扶上马、送一程,做好闭眼工程;照护父母第四,平复情绪、悦纳现状,尽好为人子女的责任……
也许在将来某一天回头看时,早已堂堂溪水出前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