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周二,乐榕放学回来敲门,我放下手中拖把走到门边,确认乐岑还在熟睡,再把门打开。
首先进来的是两支百合,乐榕兴奋地握着它们递过来,花香一下就把我美晕啦。她叽叽喳喳地说:
“之前母亲节没有时间帮你过,今天补!”
“刚在公交车站旁新开的花店买的。”
“你喜欢的白百合没有了,只有这种颜色。”
“两支12块,我早上带了20元去学校。”
我都忘记母亲节那天她问过我喜欢什么的问题,也忘了她要为我做一顿饭的计划,此刻整个客厅都是花香。
我突然想,她一个十岁小姑娘放学回家买两支花送给妈妈,握着花走在回家路上时,闻着花香,那短短5分钟一定成为她童年的美好回忆,她可以主动创造幸福感,而且传递出来。
我欢喜接过两支花插进瓶中,移到满满夕阳的窗边,拿起相机调试着拍起来,希望可以用影像留住美好。
那百合有一两片花瓣有瑕疵,在我眼中却比自己曾经买的花更美。片子做后期了,不是因为瑕疵,而是想把花做成温玉的感觉留下。
乐榕已经习惯我用相机左左右右拍,“模特”是她挑的,没有语言的认可,她应该体会得到我的喜悦。
她继续跟我聊,声音无意识提高时我给点眼神,她会紧张地捂住嘴看一眼摇篮中的小妹,低声接着聊。
“妈妈,你看你看你看!”她让我停下拍。
我回过头看见她近90度弯腰,双手摊开向前伸出举高,犹如举着宝物进贡一般。
“今天中午我写完作业,刘老师安排我把练习册发下去,我就是这样送到每一个同学面前的。”
有时还会附加说一句:“您的快递已到,请查收!”
老师安排的工作都是积极+积极完成的,一辈一辈都是一样一样的。这小创意会给需要安静的中午作业时间造成多大的骚动,我担心,“那你们同学不是好兴奋的?”
“是啊,他们都好高兴的!不过都很安静,等着我走过去。”
安心了,小朋友已经是大朋友啦。
喜欢用文言文的才子,老生般说给她一个五星服务奖!
最腼腆的男生收下练习册后笑个不停。
调皮的同学策她什么时候改行做快递啦?
有戏的孩子严肃拿着笔凑到她面前在空中挥洒签收,五星好评。
同学们非常非常喜欢这位“快递小妹”,安静地期待作业快一点到手上;“快递小妹”享受同学对自己幽默的赞赏;我特别欣喜她不按“套路”的创意,还有讲台上老师的包容。
十来分钟的事情小姑凉一直欢喜到家与我分享,时隔几日我想记录再次跟她聊时,眼中还有喜悦。
自给的快乐、传递的快乐她都体会到了,喜欢她的“非套路”事件,会降低我对她早上不叠被、孙大圣般持筷、书籍四处散落等等的无奈感。
拍完照后我对乐榕交代趁乐岑还在睡我也去补下觉,她自己安排。
等我醒来,她取下砧板正在切茄子,实施母亲节做饭补课计划。我睡着期间她取出家里唯一一本菜谱书,找到自己可能操作的菜式,抄下书上如何挑选新鲜蔬菜的重点,带着小抄去小区后门蔬果店买一根茄子(好像是3元钱,20元可以完成的事还挺多。)
得知她完成这一系列事情后,我仿佛看到长大的乐榕,独自有趣地生活,有朋友、有美食。
我常常对乐榕说的一句话即是:
“我发现你做事情刚开始不会是做得最好的那一个,多练习后你会找到学习的方法学习的对象慢慢做得好起来,甚至于小范围最好!”
这话不能对每一件事都立刻见效,她经历的小事多了后,也慢慢认同这句话,怀疑以后她会用这句话训导老妹,挺好,我可以省点心。
生活中的快乐是可以创造的,比获得满分产生快乐珍贵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