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课程还没有开始的时候,阅读了一下主讲教授的个人简介。咦?这位老师的名字叫什么?宋?不认识这个字好尴尬呀,赶紧向身边的老师询问哦,原来这个字念(huan),觉得自己的文化水平太低了。
危机感
课程开始的时候,宋萑老师提出一张图片,请问我们什么样的工作最容易被替代?教师的工作能否被替代?在没来北师大之前,上海电教馆的张治馆长,也提到过未来教育的设想。在听课,以后我在小打卡上是这样写的:
“今天听了张馆长的分享,那十个问题真让我有必要去思考,去反思。我的感悟是学校不可替代,老师不可替代。教育网络从1.0到3.0,从教学方式上确实是非常重要的一大举措,但是教育是教书和育人两方面的内容。育人这个工作,还是需要在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交流中得以彰显。”
我个人以为,体力劳动工作者最容易被取代。如果以前一个搬砖工一天可以搬一千块砖,而现在一个搬砖机的速度,可以替代传统的四五个工人。在电视剧中《情深深雨濛濛》里,依萍在找工作的时候,对方还问是否会打字?而现在几乎所有的人都会打字,打字工也下岗了。
宋萑教授说,专家思维的工作最不容易被取代。专家思维的工作,具体指概念性的,或者是创造性的工作,那么我们教师会不会被取代呢?从常规的认知工作上看,互联网上,许多网课,资料,大数据的迅速发展,必定会有一部分教师失业。
这使我深深地感受到危机感和时代的挑战。我只是一名普通的教师,刚刚走上工作岗位,不仅在知识结构上有待加强和规范,更应该在教学方式中不断创新和实践,力图在互联网加教育的3.0模式中找到归属感和成就感。未来的人才,是会使用各种各样的工具的人。
课程与校本课程
今天,我们来自全国各地的乡村教师汇聚在北师大的会议厅,聆听北师大教授专家学者的指导和教诲,我们代表着不同的地区和学校,天天与学生,与学校联系着。但是什么是课程呢?课程,教材和教学到底有什么区别?
课程是一个大的统筹范围,包括课程目标,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课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包括我们最浅层次认知的教材,课本,也包括光盘,挂图,CD ),课程的实施(就是我们通常所说的教学),课程的评价。课程可以分为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和校本课程。可以说,课程是教材的最重要的载体。
“校本课程”是一个外来语,最先出现于英、美等国,已有20多年的历史了。现在在中国新课改的教育形势下,校本课程成为了新课改的重点。校本课程以学校为本位,由学校自己确定学校的课程。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遵循以下几个原则:一,校本课程要反映学校的办学理念和课程理念。二,校本课程要基于学校的基础和条件。三,校本课程要考虑学校周边环境和政策原因。四,校本课程要与国家课程相统一。五,校本课程要整和家庭,社区和自然资源。六,校本课程要遵循科学规范与系统的设计。
从校本课程的原则上看,开发校本课程,最重要的是反映学校的特色,首要解决的问题是课程目标,即学什么的问题。那么,课程资源从哪里来呢?宋萑教授说万物即教材,自然即课堂,教育即生活。
校本课程的开发需要对临近的资源进行挖掘,并且加以筛选。我们几个人为一组,以山东泰山为例,从泰山的地理位置,气候,旅游业,交通,人口,经济,民俗,古今文化等各方面的几十条小分支出发,构建了初步的设计和开发。并不是所有的课程都有研究的价值,也并不是所有的设计开发都能达成目标。如果设计的目标没有达成,那么设计者就要思考,去改变,去重新规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