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本睡着了,中途没缘由地醒了,再努力入睡越急越难,这种没有在忙可以胡思乱想的时候,也许适合码字。
其实有时候想很多不是因为闲得发慌,一旦心思重起来,就算每天忙到飞起过得异常充实,也总会有一瞬晃神,这时候原本思索的问题就又会涌出来,赶都赶不走,最后就索性边忙边让它跟着了,忙时不想,喘气休息时井喷。有些问题其实短期没有答案,却没法完全利落地搁置,所以折腾自己,思索过程一会儿高峰一会儿低谷,偶尔神经质地流泪。
也许有的问题,经过几番自我折磨之后突然迎刃而解了,或者干脆去它的不想了,需要的是边走边看。走的过程中,除了常量存在的动力与阻力,也许有些原本以为的动力,实际上却是阻力,全部认清的过程非常痛苦。不相干的自然是不在乎的,但当密切相关的因素中也出现了隐形阻力,单单接受实情也需要时间。影响大的时候,甚至会想,走的这个过程要不要中止或转向,这个瞬间危险又关键。真要进行到这种情况,摇摆,可以;调整,可以;理智思考,必须;撕心裂肺,也没毛病,但千万不要蠢到自己尚不清醒的时候贸然选择中止或剧变。边看边走,是自己看自己走,然后决定要不要吸纳外部因素,怎么内化。至于外部越俎代庖,手伸太长,想将这个过程按自己意愿切割的,无论远近,本质是奴隶主。
高中时看过《遇见一些人,流泪》,名人小传式的笔法,介绍的无一不是有趣又让人心疼触动的灵魂,总共三辑,有一辑中有一章介绍张国荣,提到他的某部电影中的台词大致是这样:"有一种鸟生来是没有脚的,它必须一直飞啊飞啊,累了就在风里睡觉,它一生只落一次地,那就是它死的时候。"
私以为这是最好的人生状态,无论处在什么位置,做出什么选择,但在某方面或各方面,不曾间断,一直向上,一直向前。所有人其实都是没有脚的鸟,飞的时候是一定活着的,而自身发展全面停滞的时候,其实已经死了。另一种死亡,则是到真正的生命尽头,死在了前行的路上,甚至姿势都可以很豪迈,远比前者酷。
人生终点在哪里,其实没有人确切知道,或者说根本就没有。死时倒在哪里,哪里就是终点。愿我们都不是一心为终点而活着,单纯为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