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一个问题孩子的背后,都有一个问题家庭!
人如果不活在盼望里,会是什么样子?
一个孩子,没有盼望,他能爱学习?爱生活吗?
邻家小弟的故事
1.不盼望周末
我们住3楼,他住2楼。
我女儿12岁,小学6年级。他11岁,5年级。
他,身材娇小,面容姣好,有礼貌,懂规矩。我和女儿私下讨论,他长大后,绝对是“小鲜肉”一枚。但他,时常沉思,很少大笑。
他和女儿就读一个学校,我们离学校需要接送,于是我们两家商量搭伴,早上我送,下午放学他妈接。这样互利互惠,环保节能。
早上,是一天新的开始,女儿喜欢在车上听音乐、听“得到”。我也喜欢在车上和他们时不时闲聊一下。
“明天周末了,明天过了,就休息了。”我和女儿时不时这样鼓励自己,缩短工作日。
“妈,那周末晚上不做作业,看场电影,周六再做。”
“可以!”我立马答应,毕竟一周的疲惫,需要调节释放。
“小弟,你怎么安排?”看他不答话,我问道。
“周末,还不是一样,去‘晨洋’教育做作业,还要多做两张卷子,老师说反正第二天休息,可以晚一点回家。”
“啊,哦!”我突然不知道怎么回答他,是安慰啦?还是鼓励啦?
小弟,上的“托管班”,放学后去,老师辅导做作业那种。原因是,小弟在家做作业太慢。可以,一次小弟对我说:“阿姨,做快了没好处,做完了,妈妈会说再做两道题,多练习练习。‘晨洋’教育也是一样。”我哑然,原来他不是做不快,是不愿意做快呀?
周末,是一家人放松的日子,但是现在的补习班,让孩子和家长都喘不过气来。
“幺儿,明天周六,你上午学奥数,下午要合唱,周日我们去江边走走如何?”我在车上,问女儿。
“可以呀,妈,去科技馆可以不?”女儿答道。
“可以呀,小弟,一起不嘛?”我问。
“阿姨,我不得行。周六要在‘大帝’补一天的课,周日上午要踢足球,下午要打架子鼓。”他蔫搭搭的说。
“哦,姐姐也累,你也累。”我真心安慰两个孩子。“不过,小弟你踢球也是耍撒,和小朋友一起奔跑。”
“阿姨,谁说是耍,教练凶得很,还要不停地跑,累死了。”原来他根本不喜欢踢足球,对于毫无兴趣的事情,做起来的确是受罪。
2.小弟不盼望周末,假期啦?
马上暑假了,整整2个月,好幸福哟!我和女儿都在盼放假,可谈论假期小弟还是耷拉着脑袋。
“小弟,姐姐也累,也要补课,要补15天。”我安慰他,也感慨到。
“阿姨,可是我妈给我整了30天,一个月就没有了呀。”他非常无奈。
“啊,妈妈可能是太着急了,想让你小升初轻松一点,你回去给妈妈商量一下嘛。”我是真心开导他。
“没有用,她从来不听我的,她又给我报了那个什么‘童军’,去什么山上训练。”
“那很好呀,你又可以认识很多新朋友呀,又可以一起玩。”
“阿姨,玩什么嘛,一天就走路,手机全部收了,晚上还要几个人睡一个房间,我上次有4个晚上都没有睡觉。”
“啊,你没有给妈妈说呀?”我听孩子这样一说,心都紧了,因为有些孩子的确比较怕生,还不能马上适应集体生活。
“说了没有,还会被骂。我妈和我小姨说,可以学到一些人生哲理。阿姨,什么是人生哲理嘛?”
“这个……”面对稚嫩而茫然的孩子,我真的不知道该怎么回答他。
小弟,就这样活在没有盼望的日子里,他的心在想什么,我估计会越来越让人难以猜透。
请让孩子活在盼望里!
尽管我也同意咪蒙的说法,“我喜欢这个功利的世界”,但是我同样不赞同,成绩就是一切的教育理念。我们谚语说“黄鳝、鱼鳅,不一样齐”,我们承认“世界上没有完全一样的两片树叶”,那么为什么我们非要每个孩子都成绩优秀,考100分啦?
为了达不到的目标,苦苦求索,不是折磨,又是什么啦?每个人,都有自己独特的地方,我们都承认这个事实,功利的世界里,我们却不断在否定这一不争的事实,因为我们要孩子证明,他最强,只有强悍,才能在这功利的世界里立于不败。怎么强,第一步就是成绩好!为了成绩好,他们拼命刷题、放弃假日、不谈自己的爱好,只讲考试分数。这样的生活,对他们和我们,都有意义吗?
突然想起了维克多·弗兰克的书--《活出生命的意义》,其中一个情节说,当年二战在纳粹集中营,每年的圣诞节后,就会有大批犹太人死亡或自杀,原因很简单,在犹太人心中圣诞节是神圣而充满希望的,他们普遍认为要么圣诞节会有大赦,要么有救世主会来营救他们。但是,圣诞节过后,一切照旧,没有任何变化,幻想破灭,不再有盼望,一旦人失去盼望,就没有信心和力量坚持在那样恶劣的环境中活下去。人失去生命的意义,就意志消沉,免疫力下降,一旦被疾病缠身,在集中营就等于宣布死亡。所以,每年圣诞节后,大批集中营中的犹太人死亡,作为心理医生的弗兰克展开了研究和探寻,获得自由后,他撰写了此书,并开创了心理咨询的一个疗法--“意义疗法”。
正如弗兰克尔所说:“人所拥有的任何东西,都可以被剥夺,惟独人性最后的自由,——也就是在任何境遇中选择一已态度和生活方式的自由——不能被剥夺”。每个人都有选择自己生活方式的自由,包括我们的孩子,我们只能引导,不能强加。既然全世界工作日就5天,为什么我们非要孩子学习7天啦?让他做他自己,选择他喜欢的学习和生活方式,才是我们父母应该做的。
如何让孩子活在盼望里?
1.不要一味强调成绩,学会“两眼”看世界。
再次建议父母都看看喻颖正老师的《两眼论,用围棋洞察世界》(也可以用得到APP听罗胖讲)。核心内容就是说,一个人也好,一家公司也罢,要想立于不败之地,就必须有两项“绝活”(当然越多越好)。作为家长也好,孩子也罢,对待应试教育就要有“两眼论”的思想。学习成绩是“一只眼”,兴趣好爱、特长优势是“另一只眼”,一眼死,两眼活。一味盯着成绩,在人生的长跑中,不能跑得远,跑得持久。
要想孩子健康成长,就要给他留空间,让他有企盼,让他去寻找属于他自己的另一只眼。画画也好、踢球也罢,喜欢植物也好、爱摆弄机器也罢,总之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一片天地。在学习阶段,孩子如果能有“两只眼”,就不至于匮乏,也不会嗜成绩如命,走极端。“两眼”的观念,就要求我们家长,不要一味强调成绩、分数。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色,不要全部都要求进实验班、进清北班,感觉不入清华、北大,人生就不会辉煌。
“两眼”,就是说各项技能,能达到相应领域25%人群水平,就不错了。所以,成绩不是越高越好,能进入一个适合自己的“门槛”,同时能拥有一份自己喜欢、值得去追求、培养的兴趣爱好,是学习阶段最大的收获。
2.不要认为学习简单,袖手旁观,父母要共同学习成长。
父母认为学习是孩子的事,正如我们小时候父母什么时候管过啦?但是,作为大多70、80后的父母,扪心自问,我们那个时代,对人才的要求有那么高吗?物资匮乏的年代,相对大家生活水平都差不多,大多数孩子都在玩,没几家孩子在学钢琴、上奥数、练特长。加之我们赶上了改革的红利,稍微努力勤奋一点,就可能“功成名就”,直白一点,做生意机会多,白手起家不是梦。现在的世界大格局啦?中国已经站在了国际大舞台上,我们的孩子面临的是世界范围内优秀人才的竞争格局,他们不但要学业优异,更要个性突出,才能博得一席之地。所以才有了“两眼论”的提出。
你看每年的高考状元的分数,是一年比一年高,作为父母与其焦虑,不如与孩子共同面对。学习不是一件简单的事,需要有良好的习惯,科学的方法和时间的统筹,这些都不是一个孩子单单靠自己能完成的,需要父母陪伴和共同努力。
同时,父母需要成长,因为我们都是第一次做父母,孩子每个阶段遇到的问题,我们都是第一次碰到。要想真正陪伴、真正解决问题,我们只要学习,和他(她)一起去探寻未知的世界。陪伴孩子,共同学习,是对孩子最大的支持。不是说,你也要去学课本上的知识,陪他刷题,是在他学习时,关注他、鼓励他、信任他。在他学习遇到困难时,陪他一起寻找突破,请教老师也好、培训机构也罢,都应该有你的参与和支持,让他明白,他不是笨、不是蠢,只是遇到了困难和瓶颈,遇到问题解决问题,而不是找理由推脱或逃避。
人生道路漫长,学校的学习只是其中的一段,而这段路,父母是孩子最好的学习伙伴,不要袖手旁观,学习不只是孩子的事,是整个家庭共同成长的经历。
3.不要骄傲,和孩子一起找寻生命的意义。
父母取得的成就,是父母的努力的结果,但父母也要思考,是不是有钱、有权,就是人生真正意义上的成功。我们希望传达给孩子什么样的价值观,就决定了孩子怎样解读生命的意义。有什么样的追求,就有什么样的动力,而动力的根基还是在“爱”。爱自己,爱别人,从尊重生命、尊重他人开始。
我们怕孩子吃亏,怕他们受到不公平的待遇,于是尽其所能,创造条件,为他们寻“捷径”,读好学校、进好单位、谋好职位,其实这些都是内心的骄傲在作祟。认为自己可以办到,别人不一定办得到,一旦办不到,就埋怨社会不公、人情淡漠。这样的影响,留给孩子什么?也正是这样的骄傲,才会有“某某是我爹”的狂妄。
放低自己,不是看不起自己,是高看自己,让自己在高处时,同样有在低处的敬畏和奋斗。孩子需要这样的引导,才不会“怒视一切”,才会在逆境中“飞龙在天”,在顺境中“亢龙有悔”。
活出生命的意义,是我们每个人的追求,在盼望中生活,是我们的每个人应该享受的自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