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也在继续尽可能地和人交流,在日更群,看到一个姐姐写的文章,觉得写得很好,她好像刚换了新工作,状态看上去不错。我加了她微信,希望能聊聊,她应该比较忙(文字里也说会加班),说晚点聊,后来暂时没聊成。
昨天用teambition想起一个日历订阅的一个功能,就和之前加了微信的一个做用户调研小哥哥说了下,后来等到回复。讲清楚事情之后,我问了他一下是正式工作还是在实习,因为之前觉得,他好像和我年纪相仿的样子,可能是实习生?我想问问,刚入职场,有什么体验。
后来便聊了起来,越聊越起劲儿,聊到了凌晨5点...对于我来说,这是第一次难得的和陌生人的畅谈。
聊得过程中也有很多有缘的地方。
他毕业有几年了,曾经就读的学校,正是我考研想去的学校。他说他之前保研了,但是后来自己退学了,觉得还是在社会上成长比较快。
其实我是听到这点被引起兴趣的。对于我来说,保研了还自己退学这种事情,是怎么也想不到的。
我问起怎么会想到要退学,他提起那也是人生比较艰难的一个阶段吧。好巧,我去年也经历了一个比较艰难的阶段。我就就这个话题,想问问他那段时间的一些自己觉得重要的体悟。
他说:
最重要的感悟就是坚定一个方向的话就不要动摇,选择只有一次,不要后悔。
我看到后想到之前学马哲里面的一句话;同一句话,出自一个饱经风霜的老人和一个孩童之口,其含义是不同的。
他说的这句话,现在的我和以前的我,都会认同,但是这认同背后,是很不一样的。
好像也说不清到底是哪里不一样,但就是不一样。这种感觉在看书的时候,也有。
想起之前自己有很长一段时间,都并不明确自己的方向,只是看似坚定地守着一个方向,其实自己根本就不知道自己是不是真的喜欢。
我说,感觉很多时候,自己常常没有明确的想要干的事情,(那怎么坚定呢?)
再前几天和一个高中同学聊,他也提到了那种主动去明确一些东西的意识,说自己大学里主要就欠缺这一点,却在现在才体会到,于是有很多无奈。
我于是觉得,这种现象好像也是挺普遍的。这个小哥哥也说,这是正常的现象,他现在也会这样。
然后我们聊起了上海,聊起各自接下来的目标。他想好好挣钱,我想考研去上海。说起我想考的专业,他给我推了一个他学妹的公众号。那个学姐就是华师大的,很优秀,出国求学,返国就业,后来兜兜转转,自己创业。
可以说,就是我将来想要的生活。就作为前进的方向吧。
然后聊起我前段时间想到,自己相较本科就学心理的人,还有本科就在本校的学生,自己还是差很多很多的,有时候甚至都不知道怎么去补。
和这个小哥哥聊比较开心的一点是,他并不会轻易因为我做得事情看上去很难而隐晦地表达出来这种艰难来。我身边的很多人,都会因为我的这种跨度而感到惊讶。虽然他也有一些,但是更多的是一种不设限的眼光去看待。
我想,这一方面有自己逐渐坦然去面对和讲出这件事的原因,另一方面也是因为,他自己就曾做过这种旁人看上去很难或者说有些不可思议的决定——退学。
后来我们交换名字,互猜星座,猜完之后双双表示好无聊,各自调侃再一脸嫌弃。
后来聊起各自的城市和去过的地方,聊起各自对广州和上海的氛围的理解和感受,聊起华师大的食堂,聊起地方差异和各地风俗,聊起关于人生,关于自我。
聊到对别人的羡慕,聊到原生家庭,聊到我们都还年轻,聊到很久没跟人深聊过了,身边常常觉得每个说话的人,然后感叹我们之间的缘分。
后来我又问他,他那段难过的时期,是怎么走出来的,
他说,也说不清那时候是怎么走出来的,只是觉的那段时间每天都挺灰暗,但后来走着走着就走出来了,而退学这个决定,也是在某些机缘巧合之下有顺其自然地发生了。
是了,我当初决定学心理,也是这样子的。
他就提到他感觉到了,觉得我和他当时很像,所以一定要好好鼓励我。然后宽慰我跨专业真的不是多大的事情,重要的还是心态。
后来聊到他为什么作为理科生,去学了哲学。然后聊了聊关于哲学的一些感受。这点,我也觉得这个小哥哥挺神奇的。
他建议我可以找个自己抒发情绪的地方,也为将来走心理铺铺路,比如公众号什么的。这点我刚好一直在简书日更,然后聊起简书的运营,还有他自己做的分享软件的公众号。
后来聊起我的毕设,我说我一遇到很多东西需要确定的时候,就会很混乱。他建议说不管哪种方法,先操作起来,这就是互联网的节奏,先干起来,再迭代。
这种思维,我就觉得大概是一种步入社会的思维,有种年龄和阅历的厚度哈哈。于是和他讲以后遇到什么事情可以来找他问问有什么看法。
后来聊起我小时候去上海和杭州的经历,那时候初中,学校组织的旅行,而且是到了一个位置之后分组自由活动。那时候还没有导航,万事只能靠鼻子底下一张嘴,根本不知道自己在哪儿,基本上大半的时间都花在怎么回去了。
回忆起来,都是朦朦胧胧恍恍惚惚的。
跟这个小哥哥聊的过程中,双方还是很能听得懂对方的意思的,这种感觉,很好。
然后又聊起了我拍的一些照片(不知道为啥这么有跳跃性),我疯狂分享了一波自己觉得拍得比较满意的照片,他疯狂保存,很给面子哈哈哈。然后聊起拍摄的时候那种机缘巧合和时间的定格。
他提到我拍照的风格,我其实没在意过我拍照的风格。我说,现在自己不管是写东西、拍照还是看书,都随性一些,先让它发生,之后再来梳理。
他提到很喜欢“发生”这个词,提到他们团队的理念就是“让进步发生”,提到他们团队的leader是一个很有梦想的人,理念超前,真的是想做成一件事情。
然后我们聊起一些他工作上的事情,聊起teambition和钉钉之间理念上的一些想法,让我感觉,之前还在家里教我妈怎么使用钉钉,现在就了解到了一些开发者的想法和理念,这种感觉还真是蛮神奇的。
然后又从爆照聊起社会安全,聊到家庭教育,聊到怎么看待情绪...
我讲了我对情绪的一些看法,他听了觉得我真的很适合学心理学,听到这儿我还是蛮开心的,并不是第一个人这么说了。
他说听完我将情绪这段,就觉得我一个20岁的小姑娘,能有这么苍老的想法,就很想见一见我,想看看这么心思细腻一个小姑娘,是有什么样的皮囊。
其实我下意识是有些戒备的,毕竟这个社会上,还是有很多意想不到的危险的事情的。这也是我们从爆照聊到社会安全的原因。(这点上,我觉得坦然把自己的顾虑说出来,反而比自己在心里暗自戒备要舒服很多)
但是仔细想想,如果不是我当初心血来潮填写了问卷调查,后来收到电话回访,加了微信,如果我昨天没有找他问APP上的一个问题,又主动多问了一个关于工作的问题,中间差哪一环,也不会有这么一次交流,所以还是选择相信。他说要做个约定,我考研去上海,他请我吃饭。
其实我比较吃这种神奇的缘分,觉得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这次畅谈大概是我从小到大以来聊得最畅快的一次了,因为虽然是陌生人,却没有想象中的尴尬,而且也正是因为是陌生人,就有了一个比较轻松的聊天环境,让人觉得舒畅。
曾经也很羡慕那些有着各种各样朋友的人,现在,自己也在拥有着这样的关系,也是在朝着自己喜欢的生活迈进吧。
想起之前看的一篇推文里,讲一个人会给自己设定目标,一定时间内要和多少个陌生人进行交流。我没什么计划,但这种不期而遇的美好,反而更加珍贵。
就像我们俩聊到,虽然不知道自己选择这条路将来会怎么样,但是自己就是觉得很爽,人生有了自己的色彩,自己也更喜欢现在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