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事】读书会 | 三毛《万水千山走遍》
【时间】2022年9月5日
【地点】一束光上进青年会深圳社群
【领读人】瓜瓜,瓜瓜简介:
中级瑜伽教师
国家二级心理咨询师
美国罗格斯大学结构工程硕士
职场8年,经历国企、民企、外企,熟悉不同企业文化
传统土木行业,零基础跨行转型,现就职互联网大厂腾讯
【作者简介】
她是一朵自由行走的花,骑在纸背上,将万水千山行遍。撒哈拉沙漠上她倔强地绽放,波西米亚是她灵魂的原乡。
她这一生,不慕世间风物情长,不争凡尘冷暖朝夕,不惧人生悲喜消磨。只为了,心灵可以自由放飞。哪怕和至爱的人,迷散在陌生的风雨里;哪怕从此天各一方,决然相忘。她依然选择远方,选择流浪。她,就是三毛。
“愿你过一生,抵得上别人好几世。生命的意义,或许你的诠释比较美丽。”
这句话,是对传奇女性三毛一生最好的诠释。她的经历,如诗般浪漫,她笔下的文字,犹如她一般,随性洒脱。三毛的一生都如她所愿,一直在路上。
题记:你是否想过走遍世界,去看形形色色的世界?
漫长的疫情,虽然阻隔了我们不能走出去;但是我们可以跟随三毛,一起走遍《万千世界》,感受悲欢交织和生死离别的精彩故事。
我们也许会遇到许多未知,但只要选择了出发,一定会到达想去的地方!
走好每一步,认真对待每一个困难,才能走得远......期待我们在三毛的故事里,找到了真正的自己!
【分享正文】
哈罗,大家好,我是今天给大家分享读书会的瓜瓜老师,然后今天给大家分享一下三毛的万水千山走遍。
三毛她的那一个小说集,总共是分为三个部分,就是她一生中是比较短暂的,但是在她短暂的一生中,总共是写了很多部小说。总共分为三个时间段,第一个时间段是她的游学生涯,然后,第二个时间段是与荷西结婚,第三个时间段是荷西去世后,她的最后一个阶段。
三毛的一生是非常的追求自由,流浪远方。她写下了《万水千山走遍》,《温柔的夜》,《撒哈拉大沙漠》等多本散文集,然后,她与她的爱人河西的感情也是非常的令人动容,她的那种浪漫、自由以及放荡不羁的那一种性格,从未因为生命的消逝而被人遗忘。
三毛曾说:人生一世,也不过是一个又一个24小时的叠加。在这样宝贵的光阴里,我必须明白自己的选择。
在三毛创作《万水千山走遍》这本书的时候,三毛的丈夫荷西已经去世两年多了,但她还没有完全从伤痛里走出来,即使是微笑着,也能看到眼角的泪光。
就像我开始说的,她的文章总共分为三个时间阶段。第一阶段,游学,她的性格是比较豪爽,开放型的,然后,以及有那么一点点的愤世嫉俗。在第二个阶段,是带着与荷西浪迹天涯的那一种浪漫的情怀。在最后一个阶段,她是有带着一点忧郁,以及对她那一段感情的无法释怀。
岁月的长河浩瀚,没有人知道我们的身边曾经发生过什么,也无法预测未来的走向。三毛将对荷西的思念融入进了文字里,用微笑掩饰自己的忧伤。她以为自己能够走遍这万水千山,能够走出这段黑暗,然而深深曾经爱过的,又怎能够忘记?
在《万水千山走遍》一书中,她描述了她在拉美诸国的故事,其间有磅礴的马丘比丘,有连绵下雨的墨西哥,有狂野的阿根廷,在厄瓜多尔,稀薄而凉如薄荷的空气里,有雨林,有山丘,更有她对这片土地的深情。
就像她在书中扉页上写的一样:我来到你岸上时,仍是一个陌生人,住在你房子里时,仍是一个旅客。而今,我离开你的时候,却是一个朋友了。
当年年轻的我也是曾经那么的放荡不羁,带有一点忧郁,又有一点张狂、豪放。所以,我也跟随着三毛的足迹,去按照他的里面的路线环游了这个世界。
因为时间有限,这边就详细的描述我曾经按照三毛的足迹环游过的一个地方,那个地方就是秘鲁。然后她详细的描述了在秘鲁的马丘比丘的一系列的经历,里面的经历非常的精彩以及惊险。马丘比丘是空中之城,里面有丰富的玛雅文化。
在书里面的话,对应的章节是语言之一,索诺奇,语言之二,叶细,语言之三,泥城,语言之四,淘水,我现在来讲一下。
首先我给大家先科普一下,在三毛的书里面描述的秘鲁这一个城市的一个小知识。秘鲁的话,它有亚马逊的热带森林,然后,还有沙漠一般的平原,也有高山,所以,它这一个城市是在南美洲的一个沿海的一个国家,它既有热带雨林,又有炎热的沙漠,然后,还有海拔三四千米的高原,所以,就造就了这一个国家的不平凡。
十世纪前后,秘鲁为古人、印第安人建立的印加帝国所在。1533年沦为西班牙的殖民地,被统治了近300年,1821年7月才完成他自己国家的独立,在这种丰富的历史中,造就了它,里面有无数的文明古迹以及遗迹。
今天我们讲述到的Costco天空之城,也就是当时印加帝国所遗留的文明。然后为什么叫天空之城?是因为当年因为西班牙的殖民的入侵,把当地的本地的印第安人一步一步的不断的逼近,然后,当时的人们为了逃难,他们在山上建立了一座空中的石头城,之所以叫空中之城,其实顾名思义,也就是离天空很近。
一个能离天空这么近的石头城,也就是说它建在非常高的高原上,所以Costco这个地方,它的海拔达到三千米,当然和我们的西藏拉萨肯定是不能比的,但是在当时那边已经是在建立石头城的基础上,已经是对人类的一个挑战,然后也因为这样,西班牙的殖民才不能覆盖到这个天空之城,保证了印加帝国的文明的一个遗留。
现在我给大家发的这个图片,就是Costco天空之城的一个现在的样貌,大家可以看得到,这一个城市是建在山顶上,然后,经常有云雾环绕,然后全部都是由石头搭建的一个城市,非常非常的美丽。
然后接下来我来说一下三毛的足迹。
马丘比丘是这个天空之城在的地方,然后,Costco是一个城市,三毛为了一睹马丘比丘的风光,在Costco足足住了十七八日。她每日都在一家经济的小店包餐,也就是大家所说的那一种青年旅社。
然后,在这个旅社里面住了各种形形色色的旅人,所以,三毛也详细并且生动的描述了,她所遭遇的每一个旅人的故事,以及和她们碰撞出来的情感。
从Costco到马丘比丘,在当地的话是需要坐上那一种小汽车,或者是小包车,然后上山的,大家也看得到它,其实这一座天空之城是建立在山顶上,所以,只有汽车能够到达。
一般其他人要去到Cuzco的话,需要是坐小火车到Cuzco,然后再从Cuzco坐汽车上到马丘比丘,大概是一个这样的行程。所以,三毛也是先从其他的城市坐那一种小火车到Cuzco,这个小火车非常的有趣,它是一个开有天窗,也就是说你的上空全是玻璃,并且是可以看四周景色的那一种风景火车,在火车的两边都是高山、森林、流水,非常的美丽。
秘鲁是一个多山的国家,然后,它那边有安第斯山脉,所以,在这种非常复杂的地形环境下,秘鲁有那种非常雄伟的高山,你经常在它这方面的城市里可以看到连绵起伏的磅礴的高山,并且在山头还看得到翱翔的老鹰。
既然说到这了,就再展开的说一下当时发生的故事。1532年西班牙入侵秘鲁,夷平了许多印加城市,然后,因为马丘比丘它在天空里面,因此逃过一劫。
马丘比丘其实是建在1440年的,所以,他早于西班牙入侵100年前就已经建成,这个时候,在他们入侵的时候就有大批的当地的居民,就逃往了马丘比丘。
由于没有受到西班牙时期的破坏,所以,这里保留了最原始的意甲文明,极具考古价值,但是,也因为西班牙的殖民,所以,秘鲁这个国家他是说拉美语的。
它并不说英语,所以,这也导致了当时我去旅行的时候,进入了一个完全的拉美区,在那边旅行的话,基本全靠手势,打手势,打比喻,这也是一个小知识。
从山下的热水镇去到马丘比丘,它是有两个方法,第一个是徒步前进,然后,需要一到两个小时,然后第二个,就是我开始说的,乘坐大巴大概是30分钟,然后去到山顶,去到山顶之后,如果你去的早的话,山上是云雾缭绕。
刚上山的时候,云雾缭绕,仿佛进入了仙境一般,这也印证了大家所说的天空之城。然后等到太阳慢慢出来之后,云雾慢慢散去,然后这沉睡了百年的古城,在晨雾的那种轻柔的抚摸下,才看到我们苏醒的奇迹。
在马丘比丘山上,有很多散养的羊驼,羊驼在悠闲的吃着青草,然后,一块又一块的石头堆叠在一起,仿佛在诉说那悠远流长,并且带有某种印记的历史。
有考古学家推测,马丘比丘不只是一个城市,而是修心修身养性的灵修场地,因此位于一个隐蔽而与世隔绝的地方,看着云雾飘来散去,似乎确实适合灵修的好地方,每天还能看上大自然上演精彩的魔法。
然后现在我就回到三毛的故事里面。三毛在小镇上住了十七八日之后,她便上了马丘比丘,因为这个时期的三毛已经和荷西分开了两年的时间,她其实仍未走出,或者是她这一生都未走出那段伤痛。
她在山上看到云雾缭绕的石头山或者是石头城,她坐在山上,对着空气,对着云彩,对着一片的雾霾,大声的喊荷西的名字,大声的喊她自己的名字,但是她只听到回声,三毛的英文名字叫Echo, Echo也是回声的意思。
在三毛的文字里面,她仿佛描述了她貌似在这些回声中听到了某些喃喃的低语,也许就在那一时候,她就知道了自己的归宿,以及自己的命运。
然后在文章的后面几章是淘水。淘水的意思是什么?其实当年在三毛留下来的时候,是发生了特大洪灾,三毛在面向虚空的时候,她仿佛听到了马丘比丘灵魂对她的一些喃喃的低语,她感应到了一些东西,她除了感应到了自己,她也感应到了这片土地上人们的命运。
突然,一场寻找灵魂寻找精神的旅行戛然而止。三毛好像感应到了什么,她突然匆匆的就改变了她的行程。这一切一切的故事,在秘鲁寄行这最后一篇游记,得到了充分的解释。
在回去的路上,这次对面的游客是一个有些歇斯底里的妇人,车子只开了一程就慢慢停下来的,那会儿不少游客都下去兴高采烈的拍照,三毛则默不作声的走向了驾驶室,她发现司机、列车长随车,随车的警察面对已经漫上来的河水,竟然是束手无策。
随着时间过去,车厢的气氛变得沉静茫然,每个人都意识到了危险正在来临。好不容易,车子再次开启,其他人都在欢呼,三毛和那个歇斯底里的妇人却一直揪着一颗心。
当我们说到我们从马丘比丘下来之后,是需要坐小火车回去的,刚开始我描述的这两段其实就是她们在火车上的遭遇,她们的火车旁边除了磅礴的高山,便是溪水,这个时候洪水来临,那个水在不断的蔓延,不断的上涨,我有幸也坐过此奔小火车,的确风景非常的迷人,但是当危险来临时,却是异常的可怕。
在三毛的小说里说,该来的还是来了。火车走到一个小站,再也无法前进,前面的路,后面的铁轨都被河水覆盖,整个世界被河水围堵,好像断联,大自然就是这么神奇。风和日丽的时候,仿佛你能触摸到最纯洁的灵魂,但是风雨来临时,却是最可怕的黑暗。
小说里继续说道,后面连续的几趟车都是旅游团接团队成员的车,尽管雨还在持续下,河水继续暴涨,可旅游团的人却只让该团的游客手拉手上车,就算还剩十几个空余的位置,也不给其他非团员的游客离开的机会。
这个时候三毛非常的绝望,但是呢三毛的性格怎么能容忍这一切的发生?她决定再也不屈服,还有一辆车前来的时候,她就一马当先,抢到了上车的位置,然后让能上来的人都上来。
这个时候便历经了各种人生百态,有着急的,有歇斯底里的,有冷眼旁观的,还有推三阻四的。明明车厢还可以站人,但司机决绝的把门关上了,丝毫不管剩下游客的生死。
现实就是这么的残酷,后来当她们得到消息了,大水过后死亡了600多个百姓,可是只找到35具尸体,滞留在车站的200多个游客,最后被警车派回接回,而停留在马丘比丘还没有来得及走的游客,直到三毛离开了Costco,依然没有任何消息。
这个时候,当你知道了整个故事的结局,再往前翻三毛写的前几章,其实当她在马丘比丘的时候,面向虚空和虚无,大声的喊荷西的名字,大声的喊自己的名字,听到那些灵魂的喃喃低语,她感应到的时候,其实她已经察觉到了危机,在她的小说里面也有描述,她有跟旁边的旅客非常着急的说:“大家快走,快下山。”其实那个时候,别人只当她是一个失去了丈夫的疯女人罢了。
整个故事到这里也就完结。
当年,我随着三毛小说的足迹,一步一步的从Cuzco到马丘比丘去探索,去寻求当时三毛的感受和痕迹。
当年的小火车还是那个小火车,风景依然美好,磅礴的高山,湍急的溪水,绿油油的草地,以及那个跟泥一样的马丘比丘,天空之城,一切还是那样,它静静的躺在那里,静静的描述着这一段历史。
仿佛什么都发生了,仿佛一切都没有经过,这就是所谓的旅行的乐趣。
当我上到马丘比丘,坐在花丛那边的时候,我也模仿三毛,对着虚空,对着大自然,对着石头城,对着那一片云雾大喊:“三毛,你还在吗?你的灵魂是否能够给我回应?或者是这里的灵魂能够给我回应?”听到的只是一片寂静。
今天的分享也就到这里了,希望这个故事能够带给你一些启发和灵感,如果大家以后有时间或者是金钱,可以去秘鲁这一个谜一样的国家去游玩和游历,里面有非常丰富的人文以及地理,欢迎您的探索。
分享一下当时的旅行照片,希望大家能感受到秘鲁这个国家的美丽,欢迎以后有机会跟随三毛的足迹游玩秘鲁,谢谢大家~
“不要问我从哪里来,
我的故乡在远方,
为什么流浪?
流浪远方,流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