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个孩子都是有待雕琢的璞玉,好的教育学家都会这么认为,每个孩子暂时不管是差劲还是优秀都有待雕琢,家长和学校不能把特定的行为视为一个孤立的音符,而是要视它为整个乐章的一部分。
看着他们漠然的眼神儿,迷茫无助占据了主流,似乎用手在他们眼前晃上一晃对他们来说也只是一个动作而已,于他们而言没有遮挡一说。真的不知道怎么办了,黔驴技穷之感让我坐卧不安,他们还是孩子啊!就这样把自己特立出来行吗?
课堂上,可能还是因为畏惧或者是他们的刻意,两只眼睛倒也盯着黑板。你仔细看那眼神儿,并无光芒,空洞的让你无法窥视到点点光亮。用微笑面对用笑意迎上,还给你的也只是一副怯怯的模样。当你的视线挪开,眼神儿依旧的迷离依旧的飘散。聊天儿,对!这也是自己最惯用的方式。谈他们感兴趣的话题“玩”,“玩”的意义在他们的词汇意识里也仅仅是游戏,其他并无任何东西。“读”,这总是简单的要求吧!只要是识字,读书总是可以的吧!不管怎样,总得用“知识”武装一下自己吧!在你欣喜之后,还给你的是无语。“读了没?”
“读了”
“读完后觉得这本书怎样?”
“不着”
“好不好呢?喜不喜欢?”
“……”
我该用什么标准评价自己?用什么标准评价学生?苏霍姆林斯基说:“教育者最可贵的品质之一,就是对孩子深沉的爱。”我唯一的爱现在只能是不放弃。努力的去寻找他们身上每一处的闪光点,哪怕是一点点的光源,我都愿意将其放大,给他体验的舞台,做好各种防护措施,让自己变得小心翼翼。可是时间一转,依然涛声依旧。
爱不是一句空洞的口号,而是满腔热情的关怀,是耐心细致的的引导,是一种不图回报的付出。这都是职业带给教师的责任。这就要求我们站在多个角度看问题。坚信,每一颗灵魂都是向往美好光亮的,都渴望着被发现被认可。不仅仅要求我们施于爱,更要学着理解孩子、懂得孩子。
蹲下来,好好的问一问。那一个个小脑袋里想些什么?关心些什么?“……游戏……”千篇一律的游戏。“游戏”如一个恶魔已经牢牢的抓住他们的心,牵住他们的念。似乎已经成了支撑他们前行的唯一动力。试想,一颗失去美好向往的灵魂该有多空洞,该有多灰暗。
教育,不是单行线,没有家庭教育的参与那是不完美的。但在很多时候,作为家长只看到孩子不守规矩的一面,并在话语言行上不自觉的压抑甚至扼杀孩子的创造性行为。一切不符合自己意愿的都按“叛逆”处理。为孩子痛心的同时,也为家长痛心。是谁把手机递进孩子手机?是谁把电脑游戏射入孩子眼里?是谁仅仅是三言两语就想完成教育?又是谁的不选择陪伴而是远离?是谁……
我们为什么不能耐心的面对孩子的错误呢?孩子的错误,从某种意义上讲也是家长的错误,首先反省的应该是家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