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给的是孩子需要的吗?
近日,在不经意间看到一条消息,“北美高材生”张一得在校园自杀,曾经多少人心目中的阳光少年,一朝谢幕,竟走得如此决绝。震撼之余,不免唏嘘,一得爸爸,广州育儿圈的名人,作为单身父亲,在孩子成长过程中一切以孩子为中心,辞去高管职务,离开城市,种田捡破烂一心带娃,每天变着花样为儿子做菜,记录孩子成长的一点一滴,甚至于为儿子打造了一个成长博物馆供人参观。17年后一得也不负众望考取美国常春藤名校,众人心目中妥妥的学霸,成功教育的典范,不曾想,一得会以这样的方式草草结束他年轻的生命。
走了的可以轻松了,活着的才是最难的,心疼一得爸爸的同时,不免思考,父母爱孩子是天性,如果我们的爱让对方窒息,那还会是爱吗?父母与孩子之间,亲密爱人之间,不都是这样吗?我们想要培养孩子成为怎样的人呢?我想,这是一个没有标准答案的问题,每一个孩子天份不同,成长环境不同,经历不同,终归会铸就不同人生。
教育是因地制宜因材施教,我们希望孩子成长为怎样的人,我们就努力引导,引导不是说教,更不是直接替代,父母只是孩子成长的后援,之所以是后援,是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大胆尝试,当孩子向我们求援的时候就是我们根据生活经验提供建议给予引导的好时机,在这里,我们是共同面对问题,一起协商解决。我们给予孩子充分的尊重,对于孩子不成熟的想法,更多的是肯定想法中好的部份,提醒注意一些可能引发的问题,激发孩子多思考,从更多层面更多角度看问题解决问题。生活中,我们和孩子是同一阵营,互相关照,共同成长,我们给孩子的,是孩子想要需要的,既有家长权威的部份,又不失关爱。
说到这,我想起了之前的一个个案,三年前,小A妈妈带小A来工作室,小A妈妈是个很有品味的单身妈妈公司高管,妈妈说小A上学期成绩一路下滑,这学期常常失眠,情绪也不怎么好,来找老师也是小A提的,和小A单独进了工作室,除了妈妈说的症状外,我注意到当小A说到妈妈为了她能专心读书,晚上电视也不看,改在客厅沙发看书,那个当下小A眼泪不由自主流下来,紧接着又说她不希望这样,她觉得妈妈是在监督自己读书。当然,小A的问题没有这么简单,但是我们还是可以从这小小的生活细节感受到孩子想要表达的,她不希望妈妈为了她没了自己的生活,她感觉妈妈用这样的牺牲在逼迫自己好好读书,这样让她倍感压力。其实小A妈妈仅仅是想多陪伴关爱女儿。生活中太多这样的例子,我们给的是孩子想要的吗?我们可愿意认真听孩子想要的是什么?小A在几次咨询后状态改善很多,第二年妈妈说小A以优异成绩考取了理想大学。
孩子是我们生命的延续,良好的亲子关系需要从日常的点滴做起,当孩子还愿意说的时候,多听少批评,理解孩子,支持孩子,给到孩子他确实需要的,而不是我们单方面认为好的,有时间多学习与孩子的沟通技巧,这也是和孩子共同成长不是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