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次回到郊区单位,比较喜人的除了那或白或红的梅花,便是或白或紫的羽衣甘蓝了。
自东门入,主干道的中央部位便是一长溜的由羽衣甘蓝和茶梅组成的隔离带;从南门出,门前的小广场上则是由清一色羽衣甘蓝组成的围栏。
羽衣甘蓝的叶子宽大,呈大匙形,边缘有细波状皱褶,叶柄粗而有翼。它的叶色鲜艳,乍一看,形如牡丹,又像农家自留地里的大白菜,是冬季和早春如同南天竹那般重要的观叶植物之一, 观叶期是每年的12月到翌年3月,眼下正是绝佳时机。等到4月,便会抽薹开花,花色金黄,也是一美。
在上海这样的亚热带地区,晚冬和早春的大自然中,除了那些四季常绿的植物,户外并无太多的五颜六色,羽衣甘蓝便是其中之一。人们经常讴歌凌霜傲雪的梅花,其实极耐寒、可忍受多次短暂霜冻的羽衣甘蓝也有着如同松竹梅弥足珍贵的品质。
羽衣甘蓝耐热也耐寒,还耐盐碱,就是不耐涝,正因为如此,我们看到的羽衣甘蓝都是植于特制的硕大的木盒中。如此也好,摆放起来,就可以形成隔离带或围栏,以自然的方式造就秩序。
可观赏、可食用的羽衣甘蓝,紫色的艳紫妖红,仪态万方;白色的由外到里从雪白到乳白再到银白,层出叠见,也是惊艳无比。观叶性植物中如此华美者,并不多见。
(拍摄于2024年2月26日)
图1
图2
图3
图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