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一篇文章还没有写完,重新回头看的时候,会觉得写得很烂,跟自己的预期相差得太远,以至于失去了写完这篇文章的动力。我就经常有这样的感觉。遇到这种情况时,我通常会以武侠大师金庸先生的故事,来激励自己。或许对你也会有所帮助。
众所周知,金大师在武侠史上是泰山北斗级的人物。他的十五部作品,从贩夫走卒到国家领导,拥有极广的读者群。凡有华人的地方,就有金庸小说。但金庸小说,也并不是一开始就写得这么好。
金大师说过,自己的小说,后期的比前期的好。关于这一点我深有体会。我之前是先看了他比较有名的几部作品,最后才看《书剑恩仇录》、《碧血剑》等早期作品。结果,因为心里预期太高,完全看不下去。甚至一度怀疑,这不是大师的作品。
处女作《书剑恩仇录》中,大师还没有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想面面俱到的,把每一个人物的故事都讲得清清楚楚。用力太过平均,读者的注意力被分散,不知道跟着哪一个人物走,没有代入感。而他后面的作品就改变了这一写法,主线详写,支线略写。例如《倚天屠龙记》中,作者没有具体交代杨逍和纪晓芙相遇的情形,只是在若干章节中,零零碎碎地透露了一些线索。情节始终都没有脱离张氏父子这条主线。既留给了读者想象的空间和乐趣,又增强了代入感。
第二部作品《碧血剑》中,男主角袁承志性格模糊。郭靖,老实愚笨;杨过,至情至性,跳脱娟狂;张无忌,老好人一个,还有点闷骚。可提起袁承志,却找不出准确的词语来形容他。甚至不少人,都不知道金庸小说中,有这样一号人物。在这部小说中,有不少配角的形象,都比主角袁承志要鲜明和出彩。亦正亦邪的金蛇郎君夏雪宜就是一个,这个角色抢了袁承志不少风头。
经过前两部作品的积累,金大师终于迎来了全面爆发的作品,《射雕英雄传》。《射雕》一问世,就被奉为天书,全港追读。如果没有前两部作品的不断练习、改进,相信大师很难一下子写出这部传世的作品。记得前不久,看到过这样一段话。
你见过一个凿石的石匠吗?他在石块的同一位置上恐怕已敲过了一百次,却丝毫没有什么改变。但是第一百零一次的时候,石头突然裂成了两块。并不是这第一百零一下,使石块裂开,而是先前敲的那一百下。许多努力,不是一下子可以看到成果,它需要耐心和坚忍。
金大师一直在武侠小说,这块石头上不断的敲击,不断地练习。终于,石块裂开了。大师的文章,也是这样一点点练习出来的。当然,大师有这样的成就,更加离不开他精益求精地修改。
我们现在所看到的金庸小说,是他经过多次修改后的版本。初版是以连载的形式刊登在《明报》上的。在金庸大部分小说中,与修改版相比,连载版是要稍稍逊色的。我们以小说中的章节名称为例,来具体看看。
在连载版中,章节名称多数以四个字的短语为主。金庸在修改章节名称的时候,尽量在把之前重复呆板的四字短语,改得多样化。或用诗,或用词,或用两字的词语。
比如,连载版《倚天屠龙记》前五回的章节名是这样的:
第一回 昆仑三圣
第二回 白衣书生
第三回 划石为局
第四回 花落花开
第五回 屠龙宝刀
修改版中,前五回的章节名则是这样的:
第一回 天涯思君不可忘
第二回 武当山顶松柏长
第三回 宝刀百炼生玄光
第四回 字作丧乱意彷徨
第五回 皓臂似玉梅花妆
把平平无奇的四字短语,改成了七字诗句之后,读起来朗朗上口,更具古意和美感。
连载版《天龙八部》前五回的章节名如下:
第一回 无量玉璧
第二回 一阳指功
第三回 大展神威
第四回 神驰目眩
第五回 黑衣女子
修改版中,则变成了这样:
第一回 青衫磊落险峰行
第二回 玉璧月华明
第三回 马疾香幽
第四回 崖高人远
第五回 微步毂纹生
每一章用一句词来命名,前十章的章节名,组成了一首完整的词《少年游》。上面列举的五句,是《少年游》的上阕。这样一改就有趣多了。看金庸小说,连看目录都成了一种乐趣。
修改章节名的时候,金庸不仅力图在形式上要多样化,更加注重名称的表现形式,与小说内容的统一。
例如连载版《连城诀》里,前几回的章节名如下所示:
第一回 剑破夜空埋恨种,血洒华堂孕仇根
第二回 万氏诡计诬赤子,凌公毒刑施异人
第三回 三年狱中历苦难,始觉世间险道多
第四回 暴雨狂云翠菊谢,惊魂裂魄青剑寒
第五回 中剧毒宝象身死,历苦海狄云偷生
《连城诀》中的主人公狄云,是一个老实巴交的,没有什么文化,没见过什么世面的乡下人。小说中,故事始终在以狄云为第一视角来展开。乍一看,这部小说的章节名对仗工整,都取得还不错。但其实与狄云的身份并不相符,会让读者产生距离感。修改版中,这几章的名称变成了这样:
第一回 乡下人进城
第二回 牢狱
第三回 人淡如菊
第四回 空心菜
第五回 老鼠汤
修改之后一下子就接地气了,让人感觉,这才符合狄云的身份和口气。
如果你觉得自己的文章写得很烂,没有继续写下去的动力了。希望你能够想起,金大师的文章也是不断练习和修改出来的。写作是一个大工程,不要苛求自己一次就做得完美。请你坚持下去,你的文章只会越来越好,它会离你的预期越来越近。
与君共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