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刚开始毫无准备地开始学习《易经》,别人都在准备好笔和本准备手抄经典,我连书都还没买好。到现在充满期待地,每天把早起的两小时泡进去,书一到马上跑出去自提!
从刚开始对《易经》挂上了很多算命,迷信等等标签,但却有不少大家去拜读,也少不了孔夫子的“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也。”这颗既好奇又害怕的心,一直悬着。
通过几天的学习,终于慢慢揭开这一层迷雾。
今天张其成老师的一句话,让我瞬间明白,这里面的秘密到底是什么?为什么一本几千年前的书,能够流传至今,还能有研究的价值?
这句话就是“化繁为简是智慧,化简为繁是知识。”
真的顿时廓然开朗,欲望越少越好,无限接近于“无”,就是终身的修行;知识越多越好,活到老,学到老!
《易经》是什么?就是把这些万事万物都涵盖进来,道出其运行的规律,人只有遵循这样的规律成长,才能获得发展,否则,只能是自取灭亡。
特别是今天老师提到的坎卦,实则我们躲着的坎坷,才是真正的成长捷径,坎为水,水实则最强大,面对再强大的石头,都能穿过去。
曾国藩先生实则就是坎卦的最好代表,一手烂牌,却能够打出王炸的人生。突然明白了萌姐为什么选择曾国藩作为四门大师课之一,与《易经》《道德经》《论语》同期学习。
很多时候我们误解了古代对神明的一种憧憬之心,实则那是对天道的一种实像化,其实这样一种取象思维就是我们中国的文化所在,也是创造力所在。终于明白中国的诗词为啥都是云里雾里,比喻来比喻去的,大概也是这个原因,你说是实实在在地像拍照一样画事实高?还是发挥想象力,含糊其词厉害?
这答案见仁见智,但是中国的文化底蕴是永远没办法磨灭,这是智慧的象征,值得每一个中国人去学习与领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