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阅读中多活几日”,这个题目是我借来的,但是它说到了我的心里。
长寿是所有心理健康的人所期许的,不论男女和老少。于是,健身、修炼、保养等都会在不同人身上发生、展演,但是,有些人在做这些事情的同时,却忘记了一件重要的事情,就是精神的健康,心灵的保养,它的最好的一种方式就是读书。
今天是“世界读书日”,我便想多说几句。书,应该是一个人人生中最忠诚且善良的朋友;阅读,应该是持续完善精神世界、追求知识的生命冲动。
读林语堂先生的《读书人和不读书的人,差别有多大》,里面有几句话是打动我的。“那个没有养成读书习惯的人,以时间和空间而言,是受着他眼前的世界所禁锢的。那些只跟几个朋友和相识的人接触谈话,只看见他周遭和眼前所发生的事情,他是在一个监狱里存活,且永远逃不出去。”
“但是,当他拿起一本书的时候,他立刻就走进了一个不同的世界。如果那是一本好书,他便立刻接触到世界上一个最有思想、最健谈的人。这个人会引导他前进,带他到一个不同的国度或不同的时代,或者对他发泄一些私人的悔恨,或者跟他讨论一些他从来不知道的学问或生活问题。”
有人常说,读书,我没有时间啊。我则问他:“你刷牙有时间吗?你吃饭有时间吗?你喝酒有时间吗?”因为你需要它才有时间去做,你没有把读书当做自己的生活需要。
我出差时,总是喜欢带着一本书,在等待飞机或火车的时间里,在飞机上和火车上,我就开始了自己的阅读。我还喜欢在旅途中去拜访书店,我想找到一本与自己有缘的书,然后还是像往常的习惯,读起来。这一趟旅行,两本书就阅读完成了。
为什么如此?在人世间,与自己相似的人毕竟是少数,但放眼芸芸众生,大千世界,那个你喜欢,也喜欢你的人却多得是,我想通过阅读去寻找他们。更想通过阅读去寻找自己,我经常会被书籍带进一个世外桃源,带进一个思想和反省的境界里去,此时,我内心是丰盈的、愉悦的。
林语堂先生说:“读什么样的书,变成什么样的人。”我很认同这个观点,我的那些朋友们,几乎都是些读书之人,而一些不喜欢读书的朋友们,会慢慢留在了记忆里,虽然有时候感觉遗憾,但是我却意识到了,我们其实不是一路人,只好保持友谊,交流的便少了许多。
我想获得读书的那种沉思默想的感觉,这让我思想自由,甚至能够飞跃。我想感受读书的那种优雅与风味,那是读书的整个目的。有人说,读书对自己的工作没用,我读了记不住怎么办?林先生说:“一个人如果抱着义务的意识去读书,便不了解读书的艺术。”李镇西老师说:“谁叫你记住了?除非你要考试,平时的阅读完全不用记的。记不住书中的句子,不等于你没有收获。长期阅读,养成了习惯,就如同吃饭吸取营养一般,书中的养料会化作自己的血肉。”有人问我:“你的文笔为何如此流畅?你的那些观点是哪里来的?”这些都是阅读得来的。虽然当时没有记住,但当自己静心坐下来,开始思考写作,那些优美的句子,精彩的观点,便会不约而至,如滚滚长江之水,层层涌现。
有人说,读书是世界上门槛最低的高贵。它能改变你的容颜,丰富你的思想,提升你的逻辑谈吐。在阅读上花的每一秒,都会沉淀成将来更好的你。
现在我是作为一名校长来展开我的工作的,但是我并没有把自己当做平常意义的校长,我认为这是我再此成长的机会。我会把读书养成自己的一种习惯,一种生活方式,让读书成为像吃饭睡觉那样必须的行为。我要寻找更多的读书同道之人,互相鼓励,相互指引,享受生命的每一刻时光。我想去邂逅那些等待我的书籍,那些书籍的作者与主人公,我想走进他们的世界,去领略我自己的世界。
阅读,让我的生命拉长了,使我的生命拓宽了,我想在阅读中多活几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