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部分:什么是思维模型,以及它的本质
什么是思维模型?
以各个学科的原理、规律为知识管理思考问题的基础。(即,以本质规律为基础)
所有能够持续有效解决问题的策略都可以称之为思维模型。
思维模型的本质是什么?
其本质是从现象中抽象规律和原理(通过现象看本质)——不断追问问题的答案的背后,是否隐藏着更具普遍性的解决问题的思路和原则。
我们学习的本质是什么?又如何能快速、高效掌握精髓?
我们学习的本质是:提高认识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即,首先你要懂得很多素材,然后在遇到问题的时候能快速匹配出解决问题的最佳方案。
如果你能准确地了解这个事物的本质规律,从而给出最佳方案。那么就能快速提高你解决问题的效率和能力。
多思、多想、多听、多看、谨言、慎行!
思考力水平=你做出的假设与事物发展规律的重合度。即,语言成真的程度!
解决问题的核心在于:找到更底层的规律!
两种常见的学习类型对比:
积累经验型学习
遇到问题——尝试试错——积累经验——熟能生巧——形成适应。(PDCA戴明环,这套流程的前提是:外部环境趋于稳定)
深度思考型学习
遇到问题——分析本质——匹配规律——跨界迁移——迭代改进。(包以德:OODA)
这套模型下的要点是:
①洞悉问题的本质
②掌握大量的原理和规律
OODA
O(Observe)观察
O(Orient)调整
D(Decide)决策
A(Action)行动
区别和对比
①PDCA的决策机制是默认外部环境相对稳定,因此我们决策第一步是对环境做出计划。
②OODA的思想基础是默认外部环境随时在发生变化,所以决策的前提不是计划,而是动态的观察有调整。 它把核心精力放在系统的动态的判断问题的本质上。即,在快速变化的环境中,通过洞悉问题的本质,利用已有规律(也就是思维模型)直接问题要害的成长模式。也就是所谓的站在巨人肩膀上继续前进!
第二部分:如何高效学习和掌握思维模型
多元模型解决问题的四个层次
经验技巧:源于个人有限的经验总结(有时灵有时不灵)
方法流程:源于大样本的归纳提炼
学科原理:源于经过科学方法验证的规律
哲学视角:人类理性思辨思考问题的方式
这四个层次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并没有刻意分辨哪种好?哪种坏?只是说在特定的环境下,快速匹配适合的方案。
如何深入的思考一个问题呢?
在初步给出一个既定方案的前提下,可以试着多问自己几个问题。
①为什么这个策略可行?
②它可以用在其他方面吗?
③这个策略可执行的程度有多深?
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是在追问答案的基础上继续追问思考过程的方法。
大量类似于这种类型的刻意练习,久而久之就会培养你看待问题的视角和程度逐渐的不同。
思维方式启发(在思考一个问题毫无头绪时)
①质疑问题本身(找不到答案时,可以试问自己是不是我们要解决的问题本身就是错误的?)
②从困境的源头思考问题(介于目前的情况,我能改变的环节有哪些?即,拔高看问题的视角)
学习掌握思维模型的实战方法。
读书三法
①查字典法。
拿了一本书不追求读完,而是要向查字典一样,遇到问题去解决问题时翻看。用20%的时间阅读80%的时间思考。(如果我是他,我会怎么做?)慢就是快!
这个方法的核心是强迫压制自己,要把速度降下来。需要大量囤积知识素材,也就是打好基础!
②关键词法。
一、分析确定作者在书中要解决的核心问题是什么?
二、寻找书中与核心问题相关的关键词有哪些?
三、这些关键词之间的关系是什么?他们是以什么逻辑解决问题的?有哪些有效的策略?
即:确定全书核心问题——寻找相关的关键词——把关键词和问题的关系理清。
③知人论世与思想地图法。
跳出书本,知人论世,试着在作者当时所处的背景和环境下理解整本书的创作。
五星笔记法(用笔记挖掘隐性知识)
①预判核心内容(初步锁定主题把握整个框架)
②记录讲解逻辑(理清框架范围)
③记下疑问、启发(收集没有搞懂,和感兴趣以及引起共鸣的内容)
④提炼思维模型(根据以上所有素材来在大脑中搜索哪种思维模型可以与之相匹配)
⑤变成具体行动(学以致用、知行合一)
超一流学习法
超:遇到问题时要先从超级人脉找答案,提炼思维模型。
真正高效解决问题的方式是直接求教有能力的高手。
一:对提炼的思维模型进行举一反三、多纬实践。
流:要把掌握的思维模型训练成行云流水,如闪电般的直觉反应。
熟悉理解陌生。
重复提升速度。
即,不断内化成自己的东西。
两个概念
合法的边缘性参与
即,先上车,然后再瞅准时机换位置。
比如买房子这件事:首付预算不够,可以先选择偏远的地方,等条件好了再把这套房子卖了加点儿钱再去换自己喜欢的房子。
又比如,目前自己能力不够,但是又想在一个自己喜欢的行业里面奋斗。那你倒不如可以从基层做起,任劳任怨,慢慢的不断系统提升,直到达成自己的愿望。
胖子不是一口吃出来的,也是不断积累的一个过程。
反脆弱思维模型
在波动和不确定发生时,那些不但能够避免遭受损失,甚至还能从中获益的事物称为反脆弱事物。
没有正确的思维模型,只有适合某种情况的思维模型!
最有效的策略往往不是来自答案,而是来自思考答案的方式!
第三部分:如何把跨学科思维模型融入一个知识体系
有效的多元思维模型体系=解决复杂问题所需的(思维广度)✘(思想深度)
处理复杂问题的三个启发:
①要理解一个复杂系统中的问题,就要从不同的视角切入。
②对复杂问题的理解可以在一个维度下无法解决时,通过增加维度来分析。
③对复杂问题的处理,要多去跨学科的领域汲取营养。
关于各学科的作用
①理解物质世界的基础科学
物理:研究物质本身的各种规律
数学:精确地描述这个世界
化学:研究物质之间相互作用后变化的规律
②理解群体系统规律的学科
生物学、经济学、社会学:物质世界的基础上产生的生命群体中出现的规律。
我们每个人生活在群体中,群体表现出进化规律、经济规律和社会规律。
③理解复杂系统规律的学科
复杂性科学、人工智能和哲学: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化抽象为形象,从毫无头绪,复杂多变的表象寻找亘古不变的本质。
④理解精神世界的人文学科
心理学、美学、宗教、历史等:生活中的各项体验精神相关的问题。
问思模的知识体系
基本问题——思维方式——具体思维模型。
这个系统中最关键的环节是我们对同一个问题,用不同的思维方式思考,就能整合不同的有效策略,而我们的生活经验和其他知识都可以附着在这个强大的知识体系内。
用这样的方法就可以看到原来看起来并不相干的事物背后的深层关系,加深对现实问题的本质理解。
即,用洞见事物相似性来打破学科壁垒,让各门学科的知识间建立密切的联系。
结构化思维
遇到问题时的思维方式
①:一般人上来就找一个答案和解释。
②:高手不急于找答案,而是用一个思维框架来分析。
1.这个问题背后的基本问题是什么?
2.解决这种基本问题的核心思路是什么?
3.有什么分析这类问题的常用结构框架?
只有先看到系统的结构关键要素,才能弄明白系统结构背后的运作规律,最终做出可靠的分析与判断。(即,全局观、俯瞰力、系统思维)
第四部分:如何综合运用跨学科思维模型解决复杂问题
永远用最基本的方法去寻找答案,因为最基本的方法往往剥离了各种复杂的诱惑,让我们直抵本质。
高纬认知往往距离因果链的起点近(本质)低纬认知,往往距离现象结果近(表象)
菩萨畏因,众生畏果。
四层次思考模型
商业——技术——科学——人文。
有效策略适用的时空尺度
是指如果我们认为一个策略有效时,一定要问自己这是短时有效还是长期有效?是局部有效?还是整体有效?
因为在微观环境下有效的策略在宏观系统下就可能完全无效甚至有害,把短期有效的策略放到长期视角下也可能带来负面的结果,我们必须根据自己要解决的问题范围和周期有针对性地选择不同的策略。
凯利公式(百度详细了解)
简单来讲就是用亏损的概率乘以可能亏损的金额,再用盈利概率乘以可能盈利的金额,最后用后者减去前者。
例如:有100万闲置资金,而一个朋友有一个创业项目想拉你投资,你觉得这个项目有八成可能赚到200万,当然也有两成可能赔光所有的钱,那么你该不该投入?如果投入要投资多少合适呢?
用凯利公式计算就是:(0.8✘2倍–0.2✘1倍)/(2倍✘1倍)=0.7.也就是说这个项目你可以拿出70万元来投资,是最佳的投资比例。
寻找关键时刻的五原则
1.战略学:趋势判断(变换尺度思考)
看这件事未来是否有较长期发展的可能。
2.心理学:内驱力原则
如果需要自己经常投入精力时,要问一下自己的内心是否热爱和认可。不喜欢的事情很难长期坚持。
3.系统学:寻找系统的关键解(提升认知)
长期来看,竞争优势的源动力来自于认知。因此,要思考投入的事情能否增进自己对一些问题有更深刻的理解。
4.经济学:边际成本/复利效应
边际成本是否能够不断地降低或者收益可以有复利增长的效应。也就是说我们有没有可能做一件事做的越多,成本越低;或者成本不变,但收益不断增长。本质上是分析判断这件事情收益是否有非线性增长的可能。
5.正面黑天鹅(非线性后果)
黑天鹅是美国金融投资者塔勒布提出的概念:是指我们生活中发生概率很小,但一旦发生对我们生活有很大影响的事情。而正面黑天鹅是指一旦发生就会对我们有积极影响的事情。
后记感悟与总结
多思、多想、多总结、多尝试、多用不同视角去分析问题,不断培养自己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刚开始这很难。但是,这一切值得投入!
遇到问题时,思考一下:这个问题有几种解决方案?哪种解决方案最优?最优的这种解决方案能否迁移到其他的问题上?有没有类似的问题可以用这种方案解决?等等
慢就是快,厚积薄发,积沙成塔也是这个过程!
我们学习的真正目的就是不断提高自己解决问题的能力和效率。
培养我们看待问题要有全局观、系统观和框架观以及长思维链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