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问题导向 化解矛盾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新时代也是干出来的”。矛盾、问题的解决,最终要依靠合目的性与合规律性统一的主观能动性的发挥。这就要求各级党政干部要真抓实干、担当作为,坚持问题导向、强化底线思维、切实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正视问题、善于发现问题。问题是客观存在的,不以任何人的意志为转移。要从思想上正视和面对,认识到解决问题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要从行动上正视和面对,以高度负责的态度积极投身于问题的分析与解决;要从制度上正视和面对,积极寻求解决问题的根本性长效机制。当前,叠石乡紧紧围绕赶超跨越的总体目标要求,凝心聚力,始终坚持科学发展、跨越发展为第一要务,改善民生、维护稳定为第一责任,许多问题解决起来确实有难度,但领导干部有没有自信、敢不敢担当、能不能直面正视问题,是检验是否坚持问题导向的重要试金石。

坚持问题导向要科学分析问题、深入研究问题。问题无处不在,表现形式多种多样,还要分析研究问题的轻重缓急。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决定事物性质和发展方向的是事物的主要矛盾。只有抓住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矛盾的主要方面,不搞大而化之地“一刀切”“一锅煮”,坚持“两点论”与“重点论”相结合,才能既找准共性问题,也找到个性问题;既找准表面问题,也找到深层次问题;才能既找到解决各种复杂问题的焦点、重点和难点,牵住问题的牛鼻子,又能着眼全局、把握大势、兼顾长远,有效化解各种复杂矛盾。

坚持问题导向要敢于触及矛盾、长于解决问题。领导干部要以解决问题为工作导向,必须以“等不起”“慢不得”“坐不住”的紧迫感积极主动解决问题。要坚持有什么问题就解决什么问题,什么问题突出就着力解决什么问题。对影响长远发展的重大全局性问题,要集思广益,群策群力,花大力气解决;对棘手疑难问题,要不推不拖,千方百计,下大决心解决;对损害群众利益的问题,要紧盯严查、决不手软,优先加以解决;对思想作风方面的问题,要常抓不懈,防患未然,下大力气解决。例如,在生态方面,叠石乡根据省、市城乡建设品质提升工作的部署要求以及《福鼎市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实施方案》,有序推进农村生活垃圾源头分类减量,积极探索符合农村特点和农民生活习惯、简便易行的分类处理模式,推动实现全域生活垃圾干湿分类。

坚持问题导向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一个鲜明特质,是开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境界的重要立场观点方法。领导干部开展工作,必须牢牢把握、熟练使用这一化解矛盾、解决问题的金钥匙,始终树立问题意识,坚持问题导向,有效推动党和人民事业不断实现新发展。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