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的文章注定很有缘,这就像和一些注定很有缘的人,我第一眼看见《安塞腰鼓》的时候,就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好像那是生命流淌出来的自然而然。
我刚毕业一登讲台就爱上了这篇文章,酣畅淋漓自不必说了,从头到尾的静和动交织在一起,是声和形组成的生动画面,十年以后再次遇见,我依然激情澎湃。
那是我刚刚开始讲语文,说真的,我从来没有想过自己会成为一个教师,在刚毕业那段时间,虽然我很喜欢阅读,这种喜欢似乎是与生俱来的。
但是我总感觉自己可以做更多更有价值的事情,而不是每天和上课下课在一起,我最烦的还是作业教案,没完没了的唠叨和层出不穷的测验。
那应该是个冬天吧,我毕业那一年的元旦,到一个同学那里去玩,他毕业后做了教师,我却在东游西荡,后来我们实现了反转,不过那已经是后来了。
在那时,我认识了《安塞腰鼓》,知道了给学生讲,和自己去阅读是完全不同的体验,所以我爱上了做一个语文老师,并且很快通过自己的努力,就实现了。
用李镇西老师的话就是,我也许是为语文老师而准备的吧,自己看了那么多的书,自己有那么喜欢读书,早晚都会遇到爱上的机会的。
幸好一切都不太晚,一篇《安塞腰鼓》,一节随随便便的课,我就走上了讲台,从那以后直到今天,也许还可以一直到永远。
不是吗,我又遇见了这篇文章,并且在教给学生的时候,再一次感觉到了很多东西,生命好似又流淌起来了,我激动不已的鼓励自己。
许多时候我们走着走着就没有激情了,就开始不由自主地怀疑起自己来,也许如果当年没有替同学上这节课,没有遇到这样一次体验,所谓的注定都只是相安无事。
就像这篇文章一样,他一直就在那里,假如不是有了自己的教育,我们又有什么关系,他的气势磅礴也好,酣畅淋漓也好,都不会和我有任何关系。
兜兜转转像是一个预言,有了开始,接下来就会自然而然,这肯定不是宿命那样简单,而是我们总会让自己不知不觉地靠近,然后可以继续来爱。
那一份惊天动地啊,当和学生的成长融到一起,就像是吹响了号角,有几个人能够不去前进呢,看一看那些意气风发的孩子,他们和十几年前没有任何区别。
我们的课堂就是点燃,只要我们有作为火种的信念,在一节又一节这样的课堂,让自己拿出更多的努力,制造出他们生命的奇迹,也让我们的活着有新的激情澎湃。
应该感谢这样的遇见,总有这样的文章让自己情不自禁,想要告诉给学生文字以外的那些遇见,从而给学生更多精神上的期待,他们会从我的努力中看见。
我只剩下再次激动了,多好的一篇生命奋进曲啊,当这些文字和学生的城乡蓬勃在一起的时候,就像是回到了黄土高原,刘成章所沉醉的画面,我也出不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