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夏玫小墨
前天我们公司里演讲比赛,我很荣幸的进入了决赛,但是,不幸的是,我没有拿到名次,有点遗憾,其实,在众位领导面前,我并没有紧张,但是,中间那段感人的故事,我还是忘得一干二净。
也许,这次演讲比赛好多领导给足了老员工面子,也许这次演讲比赛别的选手心理素质超级棒,也许是自己一次失误。
总之一切都过去了,在漏掉一段的情况之下,我还是得了比较满意的分数。
我畅想有一天自己可以站在舞台上畅酣淋漓的讲着自己的感人故事,给人以感动,给人以鼓舞。
可是,没想到自己会是以这样的结局结束自己的第一次上台演讲。
我还年轻,以后机会有的是,我的进步也不会止步于这次演讲。值得欣慰的是,在这次演讲中,我收获了一个欣赏我的人,她把自己的工装借给我,给我鼓励。我想这次演讲还是收获颇多的。纵然,只是领到了一床富安娜的夏凉被。
昨天早上,还没有起床。老公在那里问着,你怎么会忘掉了一段呢,前几天问你,你不是背过了。
内心本就存有遗憾和自责,他这一问,让我心生怒火,你有本事,你去呀。
是啊,现场发挥有太多的因素,导致自己不会如期所想,这也无可厚非。
可是,对于老公的指责,我内心是很烦躁的。没有一点点的安慰,倒是一股股的指责。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一向知足常乐,积极乐观,遇事沉着的他,变得这样的患得患失,爱抱怨,爱指责,遇到事情不是先想解决的办法,取而代之的是,先徒劳的抱怨一番。
心里暗暗在想,他的现在就是原来的我。我就是原来的他啊。
我记得张德芬老师,在网易公开课上讲过一堂课,说的是夫妻相处之道,对于自己的不足,对于内心的自卑,总是想在对方身上看到那个更好的自己,理想中的自己。但是,最终是看不到的。
之前的我,暴躁,遇事患得患失,爱抱怨。曾经那个讨厌的自己竟然转移到了老公身上。
之前看的那些视频真的奏效了。
关于指责,我想到了我的小时候,那时,家里穷,孩子多,还不是所谓的九年义务教育,幸好还没有所谓的辅导班。
我们几个学习还算可以,就算一次考的不好,也不敢向爸妈说起。怕他们的指责,和他们那一下能刺到自己内心那软弱部分的失望的眼神。
对于孩子的成长,对于孩子的挫折和失败,没有鼓励和安慰,有的只是,指责和“当初怎么不好好努力”,哪有那么多的当初怎么不呢?已经尽自己所能了,在挑战的过程里,遇到了自己预想之外的不确定因素的时候,也许自己真的应付不来。
不是有句话说得好吗?“吃一堑长一智。”
可是,父母他们不懂,他们只知道,你没有考好,就是不努力,即使你优于以前的自己,即使你已经竭尽全力,即使你觉得自己已经很满意。
我想,这样说,他们也应该很委屈,因为他们面对黄土背朝天的日子,真的很苦,他们把改变自己的那份希望也寄托在了孩子身上,倘若,他们没有如期所愿,他们便黯然神伤,一系列的抱怨和指责,投射到孩子身上。因为,他们太想让孩子变得优秀起来,别再像自己一样,一辈子的农民,干不完的农活。
他们想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去,走向自己未能完成却更加美好的生活,是为了,自己的孩子,见到外面更精彩的世界。
是啊,他们的出发点是好的,只是,表达的方式不对,因为,他们太想让自己的孩子走出去了。
指责多了,孩子心理就会渐渐地生成一种自卑感,这样的自卑感会跟随他们很久很久。
相比之下,城市里的孩子就会幸福多了。父母对于孩子的成绩期望的倒没有那么强烈,他们希望自己的孩子,无论考的好坏,只要尽力就好,只要拥有一个快乐的童年。
他们知道,除了学习,衡量一个孩子优秀不优秀的标尺很多,更不想让自己的孩子成为一个只会学习的低能儿。
但是,无论怎么样,我都要感恩我的父母。
虽然他们的表达方式不对,但是出发点是好的。他们太想让自己的孩子变得更好。我更明白作为孩子,我们更需要的是什么。
我们需要的不是指责,而是鼓励。将来作为父母的我,知道要给我的孩子什么,那便是鼓励。
我始终相信,优秀的人,背后总是有那些鼓励着他的后盾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