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爱情观念启蒙于初中,虽然我小学三年级就开始看爱情小说,但是那时候真正有关现实爱情的想法并不多,我真正正视爱情是在初中这个阶段。我一直觉得初中是个很重要很神奇的阶段,认为是一个定性的时期,也是树立三观的时期,所以我一直觉得初中是我的人生的黄金时期。其实直至现在,初中的想法延展至今,虽然在这其中有很多想法在渐渐成熟和改变,但是内核却依旧。
我脑海中对于初中的经历已经很模糊了,我曾经一度以为我是从高中才开始看独立女性的书籍,但是某天突然想起我的不婚思想在初中就有了,那这个思想理念是从哪儿来的呢?随而梳理了一下往昔经历,才恍悟过来原来我是从初中接触的女性独立的书籍,其中由于个人经历和家庭原因产生了不婚思想,不过那时候关于独立女性的意识不强,直到我后来了解更多的信息的时候才有了清晰的认知。
自从我有了不婚思想,我对恋爱就没有太多的想法,不过言情小说依然是我生活很重要的一部分,由此产生的结果就是我对了恋爱无甚想法但是爱情理念却并不少。中学时代我的爱情观是爱情需要顺其自然,静待缘分。到了大学,我的爱情观有了些许变化,如果一直都是等待,什么也不做,不走出自己的舒适圈,不主动出去社交和认识新的人,只是纯粹的等待也无用,爱情也是需要主动的,不能一味的被动,而且被动有一个很大的可能就是遇见渣男。即使我的恋爱观一直在发生着改变,但是直到去年我的恋爱实践一直为零。思想归思想,生活归生活,我依然是那个一直窝在自己的舒适圈不愿改变的懒人,越来越不喜欢出门,对外界也逐渐麻木,对远方和诗的渴望渐渐变淡。我本就是特别自我的一个人,也从不怕一个人,即使一个人也很少感觉到孤独,孤独肯定是有的,但是对于一个在没有玩伴的乡村老家度过整个童年时光的人来说,这又算得了什么呢?且不说我已经习惯了独身一人,而且现在的生活有手机有书籍还有一天八小时的工作,一本言情小说就够我看个三五天,而小说千千万,孤独也需要时间的。
关于爱情,其实我真正思考有关于我自身的恋爱的时间少之又少。因为有不婚倾向,所以即使一直没谈恋爱,我也没有太多的想法,倒是母亲自从我今年到了25岁,她开始要我好好考虑一下了,不过我依然还是又不结婚急着恋爱干嘛的这种想法,不结婚恋爱四十岁谈也行啊……虽然有时候会期待一下爱情,但是也深知自身的懒人体质也没打算改变,我对爱情也仅仅就是来之我幸不来我命的随缘想法。而在今年四月中旬我和男朋友确认了交往关系也很出乎意料,我其实从来没想过自己会这么容易及快速地进入到一段恋爱关系中,到现在为止也有百来天的时间了,感觉和刚确定关系时的变化不大,而且随着时间的发展更亲密了一些。我觉得对于一个想体验爱情感觉且不想做任何改变一直按照顺其自然的态度发展来的人真的是很好的缘分和很大的幸运了吧。其实最最主要的是,这个人是我有感觉且双向奔赴的人。我并不是一个很容易接纳异性的人,这可能和我的成长经历有关,面对异性我可以很无所顾忌地聊天和开玩笑,但这是保持在安全距离的前提下,无论是现实接触和内心精神。每每有人触碰到这二者的边界了我内心第一时间产生了防御性和警觉性从而使我迅速远离,这也使我曾经一度觉得自己这是因为成长经历下的个性如此导致的心理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