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是不喜欢别人欺骗我们,却时常很乐意自己欺骗自己。尤其是在许多细微的感受上,一不注意便掉入自己预先设计好的口袋里。甚至把这“坚实的口袋”锁的严严实实,以至于自己长时间都没办法跳的出来。
记得在小的时候,我是特别好斗的一个人,经常喜欢跟别人打架,在很多家长看来是属于“叛逆少年”的那一种了。而我的同伴则是属于学习成绩好,性格也好的那种类型了。基本上不会跟任何人闹矛盾,别人欺负他,他也总是忍了。记得当时大我们许多岁的一个男孩经常欺负他,但是他始终都没有发作过,而是默默地忍受。
有一次我们两个在一起,这个男孩又跑来欺负他。生性好斗的我,不管怎么样都忍受不了,便“怂恿”他跟我一起“教训”这个男孩。尽管这个男孩比我们大,但是对我还是有一些害怕。所以在我们两个要动手跟他打架的时候,我发现我的同伴不再是原来那个脾气特别好的“好孩子”了。而是直接用一个棍子,直直地往那个男孩头上敲去,看的出来是直接往“死”里“揍”的这种。很清晰地记得当时的场景,虽然我喜欢跟别人打架,但是下“狠”手的时候还是非常少。直到很多年后,学习过一些心理学的理论以及参加传统文化的学习和训练后逐渐明白一些其中的缘由。慢慢地在自己的生活中,也会学会去调整和改变自己。
如果是根据著名心理学家霍妮的学说来分析,在当时我的性格特征应该是偏向于攻击型人格,通常是用攻击的行为来掩饰自己内心的不安。而我的同伴更多的是偏向于屈从型人格,这种人格特征便是在任何时间下都希望给他人一种比较好的印象,也就是我们经常说的“老好人”的形象。但是一旦发现很多事情超过他的忍耐点的时候,他所呈现出来的行为方式可能会让很多旁人吃惊了。
后来我发现其实很多时候在面对具体的问题上,虽然内心里不乐意,但是总是会很平静地去面对,总是一番若无其事的样子。有时候也会给自己和旁人很多解释,“其实这事没什么的”,“没关系”。但是在遇到事情那个当下的不悦意其实是存在的,而且这种不悦意的记忆有时候也会在内心里留下一股不悦意的印记。时间长了,压的内容便会越来越多,直到后面超过了自己所能够承受的范围。要么表现出一种极端的行为,也或许可能呈现出一种病态反应。
类似的现象,在家庭生活中也是会经常遇到。尤其是在夫妻之间,通常会有类似的情况发生。比如说A和B虽然在价值观念和性格特点都有很多相似之处,但是在生活中还是会呈现出周期性的大嘲大闹。如果往前推的话就会发现,其实在最开始的时候可能只是生活中的 一些细节。或者是饮食习惯,甚至可以具体到盐的咸蛋等细枝末节的事情。比如A喜欢吃咸的,B喜欢吃淡的,做饭的可能总是A,B做饭的时候比较少。第一次盐放的比较咸,可能B会猜想,没关系,忍了下来。第二次,B也忍了下来;第三次、第四次......后,B的想法变化开始发生变化,会想我明明喜欢吃淡的,为什么你每次都弄的那么咸。甚至会想,A是不是不爱我了,为什么老是跟我作对.......
对比上面所举的两个例子都会发现,其实在很多具体的生活中,总是不敢去面对自己内心的感受。即使觉察到自己的感受,因为给自己找一个合理的理由,让自己的状态保持在跟外境相平衡的状态。真实的感受,通常在合理化的理由的支持下,潜藏了起来。同时,也在自己的内心里,埋下了一颗“爆发”的种子。还有一些人用转移注意力的方式,试图用另外一种感受来替代这种不悦意的感受,比如现代人常用的方式就是喝酒、去KTV,短时间内看起来也是有效果的,但事实上也是很难从根本上去解决的。
比较现实一点的方法是面对自己的感受开始,当然面对自己的感受可能不是那么容易的事情。很多时候我们并不是很愿意直面自己的感受,尤其是很多不愿意回忆起的事情,还有一些甚至是跟潜意识中的一些创伤经历有关。关于调整和完善自己的方式,无论是儒家还是佛家,都有很多具体的方法可以参考。比如儒家,强调“诚意”。在《大学》里是这样解释诚意的,“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好好色,如恶恶臭”。告诉我们不要欺骗自己,应该如喜欢美好的东西一样喜欢,讨厌不好的东西一样讨厌。无论喜欢也好,还是讨厌也好,都是自己的内心的感受。进而在面对自己感受的时候,接纳自己的感受。毕竟所有的事情都是因缘和合的结果,即使不完美,那也是自己的一部分。
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