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巩金凯和辛浩宇就搭建了这样一个作品,当时什么都没问,只拍了照片。
6月11日,搭建了一个与5月11日那个很像的作品,起名为“熊猫王国”。上图是正面
上面是背面
6月11日,俩人又在搭建类似的“建筑物”,中途吸引来了宗睿和小娅。下面用井字框垒高,封顶后再用围合、架空的办法垒高,最后再做个好看的顶,还要用“千变万化”插个框框放在前面,这次还多了非常对称、非常美观的门。
我一直是边写1530,边瞄两眼他们的进度。我猜他们一会儿肯定会来找我。
果然,辛浩宇来了:“老师,你看我们搭的!”
我走过去,问:“这是什么?有名字吗?”
巩金凯锐:“嗯……嗯,熊猫王国。”刚说完又补充到:“本来是没有名字的,老师你问我就现起了一个。”
我说:“这个名字可真有创意,最高的地方特别像大熊猫可爱的头,一看就知道是熊猫生活的地方,不过我觉得叫熊猫城堡更好听。”他们说还是熊猫王国更好听。
我:“谁能介绍一下你们的熊猫王国?从哪里进?从哪里出?有几个房间?”
几个孩子你一言我一语,
“最前面是大门!”
“这个框是宣传熊猫王国的。”
(我猜大概是表示电子屏,当时忘了求证)
“第一层是大熊猫玩的地方。”
“第二层是大熊猫吃饭的地方。”
“不行不行,第二层太小了,应该睡觉的地方。”
“那好吧,第二层睡觉,第三层吃饭。”
“第四层是饲养员教大熊猫本领的地方。”
“对,这里可以学钻圈。”
教师反思:
1.孩子们经常没有明确的搭建目标,事先也不商量,但在搭建过程中又出奇地默契。
2.边做边想,先做后想是小班的年龄特点,但是在大班幼儿的身上,我们也能看到。
3.5月21日到6月11日,中间隔了20天,他们搭的竟然还有连续性,这一点应该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