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 窗外淅淅沥沥的下着小雨,已经到了仲秋时节,天气凉快了许多,甚至可以说冷字了。牛郎织女的年度相会到了,天气很是应景。这一年的七夕又到了。
朋友圈里上个礼拜就开始催促人们去记着这个节日。很久很久以前记忆中似乎大家都不会记得这个节日,近年来却越来越火。当然这是随着媒体的日渐平民化、通信网络普及化发展起来的结果。这就像活在淘宝里的那个光棍节,仿佛一夜之间就成了全民的狂盛宴。然则也不过是躁动的年轻男女给自己狂欢的一个借口和一个电商的营销噱头结合的产物罢了。
这个情人节和西方的Valentine's Day的意味一样。情侣们的一味生活调节剂,为紧张的生活增添了情趣和甜蜜罢了。当然本土的七夕节更有神话色彩的意味在里面。处在情窦初开年纪的少男少女对于情人节的含义的理解也似乎只是停留在一个很浅显的理解。这一天似乎与玫瑰、巧克力、电影院这些东西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走在大街上似乎到处都是洋溢着甜蜜和幸福在脸上的年轻人。
也不知从时候起,我的那份浪漫情怀开始不再那么肤浅。以前每当过些节日的时候,心里总是期待可以收到一些小小的浪漫,然后工作以后大概是什么节日或者什么重要日子总是一个人或者在工作中度过,便开始少了那份期待了。
工作之后的日子过的很辛苦,休息日的大部分时间都湮没于我的方寸大的床上。所有的欢愉似乎都顶不上一顿饱餐后的淋漓畅快的酣睡。
所谓爱情是初见时的心跳、热恋时的甜腻、离别时的不舍、分开时的思念更是每一个普通日的等待与相守。
现在越来越多的人对于爱情、对于婚姻的态度已经越来越西方化了。更多的大龄男女不会去选择婚姻只谈论感觉。这也许是人变得越来越自私的表现之一。每个人都开始更加在意享受、在意自己的生活品质、更加在意自己活的精彩。
所有的东西都开始与物质对等。有车有房便是幸福才有可能去谈及婚姻,没车没房没存款这就是悲哀甚至连谈恋爱的资格都丧失了。
身边有许多这样的朋友,早已过了而立之年但是始终是单身,也不是没有合适的,而是各自开出的条件让对方无法接受只好作罢。他们追求的婚姻不是建立在爱情的基础之上,而是基于一个个物质条件的堆积。很多人把这样的婚姻称之为“理性的婚姻”。当然这样的婚姻是建立在深厚的物质条件之上的,物质生活无虞。然而精神生活恐怕也恐怖到了你一分我一分都划分的十分精确的地步。这样的婚姻跟做生意没有任何差别。这恐怕也为越来越高离婚率做了贡献了吧。
婚姻生活里需要的更多的是责任、情感、理解。越来越多的婚姻却正好却得就是这些。微博里台湾那对老夫妻的情感故事感动了多少人,一个90多岁患有老年痴呆的夏爷爷嘴里念念不忘的始终是她的老伴“脆鹅”。他们的故事其实普通的就如大海里的一滴水,也无非是柴米油盐的过了一辈子却把最普通的生活过成了一首诗。一句“我讨她,她嫁我就很幸福了”让我感动的热泪盈眶。
看来爱情、婚姻需要的更是平淡的坚持、不离不弃的相守。有了这些理解每一天都能过成自己的情人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