胳膊受伤已3月有余,这真是“得病如墙倒,祛病如抽丝”。期间去专门给奥运会运动员做康复的骨科医院做了核磁,确诊是右臂肩袖肌群受损,好吧,接下来就是吃药、贴膏药,幸亏校医院有这种膏药,也幸亏这种膏药我还不过敏,所以连着24小时贴着膏药,还真是管用,疼痛减轻,但无力感一直有,尤其是打字的时候尤为明显,看来老天也觉得我太累了,让我休息休息,只好把鼠标设置为“左手”用,现在左手使用鼠标可利落了,人们都说左利手的人聪明,看来,老天都给我这福利!贴了近半个月的膏药,还是过敏了,只好放弃膏药,于我来说已经很好了,改做海盐热疗,效果也不错,女儿那几天咳嗽,每天也凑热闹做一下背部热疗,很舒服,所以每天都抢着和妈妈做热疗。
去校医院开药的时候偶然看到康复科(康复科在三楼,一般是不去三楼的,认识的一个康复科大夫去了外科门诊,就以为康复科取消了。),于是又去康复科问问是否可以针灸,结果一位姓曲的大夫说最好先去打消炎针,然后再回来做康复,于是听她的建议去了西苑医院骨科,还好能挂上专家号,开了三针消炎针。不去不知道,一去吓一跳,打消炎针的人太多了,很多是年轻的时候落下的伤,没有特别注意,这不后账找来了,所以也更坚定了我要让右臂彻底康复的决心。大夫让每天绕臂100下,类似于梳头的动作,刚开始实在是做不了,而且也做不到360度转圈了,做几个绕臂,胳膊就无力酸软,幸好大夫说无力的时候就手揣兜,于是常常在操场上看到一个“揣兜”行走的人,别人要么跑,要么大步流星甩胳膊走,只有我慢步揣兜走,同事安慰我说,“咱那叫视察!”好吧,多么高尚!
期间又去了最顶级的协和康复科,也是最难挂号的,而我因着有一位博士生的老公正好在康复科,顺理成章地就看上了协和康复科的主任医师,但路途是真的很远,谁说没有跋山涉水,但也是倒了三趟地铁才到了,医生诊断神经没有受损,只是肌肉受损,情况比较好,诊断完毕,又让陈医生教了我三个康复的动作,绕臂改成做50个,每天坚持做,然后继续做热疗。
打完第三针消炎针的时候,西院骨科的张医生再检查我的胳膊,已经能360度转圈,肌肉也不疼了,就是无力,医生说无力是肯定的,因为受伤,肌肉出现萎缩,开始做曲臂训练,准备一个500毫升的矿泉水瓶,装满水,每天练50个,无力时歇一会儿,一个月以后复查。
至此,受伤的胳膊历经四个医院的诊断、治疗、康复,胳膊也好了许多,每天一早去操场的1个小时锻炼,由原来只能做些绕臂,到现在可以做甩臂动作,而且无力感也减轻了好多,不过打字、跑步、体重东西的动作还是尽量少做。办公室也准备了拍打的东西,第一次拍打右臂的时候,用力过猛,胳膊都拍肿了,还有淤血,尽管疼,但是确实有效,有时“自残”也是可行的,确实有些“庸医治死驼背”的笑话,但痛则不通,通则不痛,还是有道理的。
古话说,有什么别有病,没什么别没钱,真的是这样,有了病康复起来就是个细致的活,要有耐心,急不得,而且康复是极为重要的。安贞医院的刘东大夫讲过医学的疆与界,医学其实有五个方面:保健、预防、诊断、治疗、康复,平时的保健、预防一定不可缺少,否则就不知道在什么时候“给我们点儿颜色看看”。当真的需要去医院看医生的时候,医生也只是做到了诊断和治疗,而康复也是必不可少的部分,很多人认为只有人的肢体不能被支配了才去做康复,其实不然,康复不仅仅是身体的疗伤,还要有细胞的修复、心情的疗愈、营养的补充等等。所以我在做一些康复训练的时候,也会多补一些蛋白质,肌肉萎缩需要更多一些蛋白和维生素,每天在操场锻炼的时候抬头仰望蓝天,享受在阳光下沐浴的时刻,还有那些热衷于长跑的健儿们,你会觉得世间如此美好,我的小伤何以畏惧,等我胳膊好了,我也可以继续去奔跑,所以愉悦的心情对康复很重要,那如果我们只是纠结于为什么好不了,为什么还难受,为什么受伤的是我等等一些无谓的“为什么”时,我们就会变得越来越“小我”,对康复也很不利,所以要科学康复。
无论得病大小,我们一定要有反思,不能白得。比如我胳膊的肌肉损伤,我意识到自己的柔韧性还不够,所以开始寻找一些八段锦、瑜伽、舞蹈的动作来练习,已经和王老师定好了五一过后每周四晚上去她家学跳舞。当时我的膝盖先着地,万幸髌骨没有骨折,这也说明我没有缺钙,侧面证明这几年的营养补充是对的。再就是尽管是被luby绊倒,但如果我的动作稍微慢一些,也不至于被绊倒,所以遇事不能急,心急也吃不了热豆腐,有这三点就足够了,有所变才有所得,无所变则不得,不给自己留遗憾是泰泽一直的信条,其实我们每个人不都应该是这样吗?而不是事后“早知道……”。
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以史正人,可以明得失;以史化风,可以清风气;再加一句,以病反思,可以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