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天儿子嚷着说胃不舒服,昨用热水袋捂了一晚,好不容易捱到今天一早,带他去医院找医生。开着车足足在医院转了两圈,愣没找到车位,偌大的医院,路两边有空隙的地方全塞满了车。一进门诊大厅,吃了一惊,人头攒动,仿佛大型购物超市,所不同的是,每个人步履匆匆,脸上都好似挂了一层浆,硬硬的,冰冰的。
微信挂号,方便了很多,但长龙似的排队等候让人看不到希望。刚刚8点多,前面已经排了三十多个人,儿子问我,妈妈,他们是天不亮就来了吗?
封闭的门诊楼道两边的凳子上挤满了人,中间穿行的人都得侧着身走。我心里一阵慌恐,这只是一个极其普通的日子,生病的人怎么会这么多?是健康意识增强了?还是我们的健康指数下降了?放眼望去,男,女,老,少,好像各个年龄段都有。
细细打量每个人,手里或握着病历,或拿着化验单,脸上有焦灼,有忧虑,有无奈,唯独没有我想看到的轻松愉悦,是啊,在这个地方,又怎么会有愉悦呢,唯一有的,只可能是经诊断有惊无险,逃过病魔的利爪。儿子说这里的气氛太凝重,还早,到楼下透个气。而我却宁愿感受这份凝重,因为在这一刻,会深切地体会到健康于我们,是多么贵重的奢侈品,是多么值得珍惜的礼物。
足足从九点等到十一点,总算叫到儿子的三十七号,进门,一位四十多岁的女医生正把身子努力地往椅子后靠,左右转动脖子。一个上午看四十多个病人,这得需要多大的耐心和体能?我真心不忍,忙说牛医生您喘口气,喝口水。她收回身体,坐正,提着精神气说,每天都这样,习惯了。没有我想像中的不耐烦,而是认真地询问儿子的症状,并用手一点一点按压腹部各个位置。然后告诉儿子,先吃点药调理调理,少吃生冷,辛辣,多注意休息。抱着要做种种检查的准备,连早饭都没敢吃的儿子得知无大碍,如释重负,连说谢谢!
走出医院大门,儿子拉着我胳膊说,妈妈,从今天起我们得加强锻炼,注意饮食,照顾身体,一定要好好的!是啊,每个人都好好的,拥有健康,可以自由地享受每一天的阳光,可以做自己喜欢做的事,可以和自己喜欢的人在一起,那该是多么幸福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