翻了下毛选,看了第四卷里的一篇文章,《三个月总结》,这篇文章写于1946年10月1日,内容是对1946年7月国共开打三个月来以来的总结。看看伟人是怎么做总结的。
可能是由于当时形势紧张时间有限,这阶段的文章不像延安时期大段大段的论述,大多都是列出来的一条一条的,每条说一个问题极其简练,本文列了十九条,整篇文章特别能体现作者的文风和思考方式。
第一条只有两句话,重点是最后一句,“业已证明此项断语是正确的”,说明该“断语”在三个月前并不能保证是正确的,需要这三个月的实践来证明一下。
做重大决策并确保达到目标,对任何人来说都很难,这篇文章可以学习一下伟人是怎样做的。
断语的原话是“我党我军正准备一切,粉碎蒋介石的进攻,借此以争取和平。蒋介石虽有美国援助,但是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我们虽无外国援助,但是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因此,我们是能够战胜蒋介石的。全党对此应当有充分的信心。”
这话透露毛文的一个很大的特点,语气很坚定,态度很鲜明,对立性很强,但是按常人理解,在逻辑上没办法较真,凭什么人家有美国援助,还“人心不顺,士气不高,经济困难”,自己没有外国援助,反而“人心归向,士气高涨,经济亦有办法”?从字面看经不住推敲啊,这是伟人奇特的思考方式,对手再强也有不行的地方,自己再弱总能找到优势所在,这是辩证法已经用的炉火纯青了。根子上说来,辩证法就不讲逻辑,属于典型的不讲逻辑的反面教材,为什么是一分为二,不是一分为三、为四呢?但是确如赵汀阳说的,辩证法虽不讲逻辑,但是哲学上很用,因为它在发现事物暗含的可能性方面,提供了思维空间。
第二-第五条,说明三个月来的成果,本质上还是对第一条“证明”的脚注,核心落在第五条最后一句“所有这些,都证明我军能够打败蒋介石”。
其中第五条非常具体,列出了十几个国军将领的名字,还细分为受我军严重打击、初步打击,当时抗战刚结束,这些人都是正面战场上的核心战将、名将,里面提到的受到初步打击的薛岳、王耀武是抗战中打的最好的,并且是受到国际社会承认的,名声正是如日中天的时候,把他们列举出来,就是为了更好的当证明的论据。
无论对手多强,擅长分析对手弱点,是毛文的特点,这几条也体现的很明显,就是对手守备和野战的矛盾解决不了,所以我军四个野战军专打这个软肋。
越是要证明,越是说明没底,越没底越要给自己打气,所以文章一开头就先说这事。
第六条,在前面鼓舞士气的基础上,顺势提出下一个阶段的任务,也很具体,分两步再歼敌五十个旅。这段话前面四分之三的话,都在写目标,用的都是“必”字,“必能夺取战略上的主动,必起重大变化”。然后写欲达此目的,必须…..。全文用了很多这类绝对化的词语。
这段话按常人的理解,其实也是没什么逻辑性的,前面写了再歼敌五十个旅,可以达到什么样的目的,然后写要达到这个目的,必须歼敌五十个旅,这不是循环论证吗?
这段话的作用是规划未来,目标感特别强,从前面的成绩,无论成绩有多大,立刻充满信心的展望到未来。在“万家墨面没蒿莱”时,能“于无声处听惊雷”,伟人一直如此。
备注里说明了后来真正形势发生改变是在一九四七年七月挺进大别山,此时共歼灭了一百个旅,比本文预计的七十五个旅要多一些。
前面说完了对手,然后开始分析自己,第七条指出了自身的不足,一笔带过,举重若轻,重在落实。
第八、九条,把三个月取得的成绩拔高到战略高度,在歼敌二十五个旅外,眼光已经开始在老解放区、新根据地、东北布局。
第十 开始总结方法,用了“唯一正确”这样绝对化的词,越是善于决策、敢于决策的人,一般都善于抓主要矛盾,不会面面俱到。
第十一,这条涉及到歼敌二十五个旅,应放在第五条之后,可能是不是写着写着想起来了,如果是专门的秘书或文职人员写的话,应该放在前面,在逻辑结构上更加严谨。
第十二到十五,总结了三个月以来的宝贵经验,练兵、生产、土改、地方武装,这也是毛文的风格,特别擅长总结,去繁就简直取问题本质,比如在延安时期借元始天尊送姜子牙下昆仑山的典故,给抗大学生总结的三大法宝。
第十六到十八,分析对手,和第二到四条不同,这里是更宏观、更前瞻性的分析,全是论断性的话语,要说逻辑性,也没法较真,为啥都是征兵,凭什么国民党就引起人民不满,凭什么都是二战战胜国,苏联就日益高涨,美国就不是?
MBA里专门要学逻辑,但接触一些企业家,感觉说话逻辑性都不强,越是实践的,越是靠直觉的成分多。
毛文很多文章最后都是以鼓动人心、展望未来的高亢语气作为结语的,但是本文最后十九条,则是很冷静的指出了后几个月得形势,“重要而困难”,“根本上转变军事形势”,提了两遍,“必须”用了两次,说明了前面的一切还都没有触及形势根本的变化,仍然是敌强我弱,也表明了作者当时的压力和对目标的极度专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