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青少年,大家很快就能联想到的词语至少有“叛逆”一词,身边若有叛逆的青少年,家长大多数无辙,唯有旁敲侧击、隐隐晦晦地向自家孩子表露内心深处中所艳羡的那个“别人家的孩子”
最近看湖南台《变形记》,感触很深,代入角色分别去体验城市和山村小孩的各种举动,慢慢会找到两种人群之间的区别。今天想和大家分享一个自家的观点:叛逆止于换位思考。
随着年龄的增长,青少年阶段的小孩的身体会发生很大的变化,加之见识越来越多,相伴而成的审美观和思想等,逐渐地,和当初视之为超人、权威的爸爸妈妈的“分道扬镳”。当他有主见后,倘若未能好好与爸爸妈妈沟通,此时顶撞、反其道而行之的叛逆就破土而出,一发不可收拾。
亲爱的,你想象一下,当你为人父/为人母后,有一个叛逆的孩子,你会怎么办?
《变形记》是一档生活类角色互换的节目,结合当下社会热点,寻找热点中的当局人物,安排他们进行互换人生体验,用大概40天尽可能全方位体验对方的生活。尤其是城里孩子和农村孩子的生活互换,引发了很多观众对家庭教育的关注
在这档节目中,城里的孩子大多是家境殷实,爸妈的状态都挺好的,所以他们的孩子一般都专注于自己的小世界,守护之;而小山村里的孩子家里经济条件不太好,爸妈长久劳作,积劳成疾,纯洁的孩子看到爸妈辛苦持家便本能地拿出卡通片那种超人精神和魄力去“拯救”他的爸妈,他的家。这就是我所理解的穷人家的孩子早当家。而当一个人,他只关注自己的小宇宙,忽略爸妈长辈们的感受,往往就会钻牛角尖,表现得很叛逆。
在节目中,身份互换后,城里的孩子到小山村去体验对方世界的大小风云,去过那种物质相对“一无所有”的生活,体验过程中,当辛苦劳作后,我们去品察他们思想那些微妙的情绪触动,就会知道他已经悄然走出自己的小世界,尝试着站在别人立场去设想和感受,明白自己所挣取的钱很鸡肋,帮不上新爸新妈医治劳疾或改善衣食居住等条件的时候,他已经开始替别人着想了,也意味着他将打开心扉去理解爸妈十多年来的苦心养育。
当他懂得换位思考这回事儿,节目结束回到他自己的家后,他还会是那个叛逆的小孩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