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又一年的开学季,小编回想起一个所有小孩儿时都写过的作文—— “我的梦想”。
我那时候的孩子们还都很识相,遇到这个课题基本都是写长大以后想做什么工作。如果放到现在,也许孩子们的回答会有趣很多。
科学家和医生这一类受人尊重,工作成果受人认可的的工作永远有人写。虽然真正变成科学家的人,全校能有一个吗?,也许医生多些?
在小城里,从小写说想到公务员的孩子也是有。现在长大了,了解公务员在经济下行的大环境下有多么吃香之后,不得不说那真是一帮走运的小孩,儿时说过的梦想成了热门选择,再也没人不理解你了,虽然考公之难屡上新闻吧。
偶尔也会有跟着兴趣走的孩子,比如过去的小编和另一个男同学,喜欢写作的说想当作家,喜欢画画的说以后就要以画画为生。现在的孩子们早惠,也更勇敢。不知道现在的课堂上,还有多少孩子多少会立这种志的?又或者说,还该立这种志吗?
局限定义阻碍儿童认知发展
美国心理学家亚当·格兰特(Adam Grant)就曾指出,人们习惯问孩子长大后想做什么,也就是从事什么职业,这其实对孩子的身心来说是一种伤害。
首先,这种思维背后的逻辑告诉孩子,他们长大后的价值和定位,都是由工作来决定的。孩子会发现回答这个问题时,如果答“我想做个好妈妈”,“我想做个正直的人”是不被老师和家长接受的。长辈的这种引导会让孩子潜意识中认为,如果这么想,未来也不会被社会接受。
这也是为什么很多家长声称,自己注重孩子的品质教育,但他们的孩子觉得家长最在意的是成功。当人们用职业来定义自己时,我们的价值取决于我们取得了什么成就。
人人要为理想工作?
第二点在于,这种问题本身强调了一个人在职业选择上的主动性。仿佛人人都该有一个自己选择的,属于自己的“天职”,但其实完全不是。大多数人除了小时候被逼写小作文的时候,平时不会花时间去思考和追寻工作的意义,或者理想的工作。
如果你碰巧是,或是已经被训练成了这种会去追寻一份“天选之工”的人,这种思维极有可能给你带来更大的迷茫和困恼。寻找的过程需要不断自我探索,但即使在你找到一份你认为有热情有天赋的工作后,这类工作时长会“不可行”——根本无法支付账单。
美国喜剧演员克里斯·洛克(Chris Rock)讲过一个段子,有次他看到一名管理人员告诉刚入校的高中生,他们可以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他问道,“女士,你为什么要骗这些孩子?” 因为先试试,这群孩子中大概率只有四人会成为任何他们想成为的人,剩下的其他2000人最好学会怎么焊接。他笑称:“应该跟孩子说实话。‘你可以去做任何你擅⻓的事——前提是他们在招人’。”
别指望工作满足你
最后,人的职业发展受到多方因素的影响,个体就算尽全力也未必能达到童年时期望的高度。一项研究指出,追求“理想工作” 让高年级大学生在整个过程中感到更加焦虑、压抑、无力和沮丧且会对结果更加不满,无论结果确切怎样。
如蒂姆·厄本(Tim Urban)所写,幸福等于现实状况减去期望值。如果你目标是做大画家,那一份收入稳定的绘画工作也许仍无法让你满足,即使这是很多艺术从业者已经梦寐以求的程度。
而低期望值的一个好处是,它们能消弭我们所想与所得之间的差距。大量证据表明,与其把一份工作想象得很美好,还不如在入职时就贴合实际,不偏不倚地预想一下它真实的样子。
数据指出,经济衰退期毕业的大学生30年后工作满足感会更强,因为他们不觉得有份工作是理所当然的事情。正如职业巅峰体验为一样,并不是人人都会拥有它,本也不该是这样,所以最好别以它为目标。
人的志向不限于工作,与其让孩子列下一个他们也许永远都追赶不到的职业身份,不如让孩子思考一下,他们想成为什么样的人,然后如何在日常生活中贯彻执行。
工作只是工作,它不是宗教也不是人生意义的钥匙。奥普拉说得好:“你的工作永远不会让你感到满足。”
认真工作,充分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