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希望我对我的人生永远抱着一种确切的肯定:“我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最近呢、是备离职状态。
颇为戏剧性的与我交接的新舞蹈老师,是一个31岁的女人。老板交代我与她交接一个月,了解熟悉一下我带的学生们。我们在讨论,怎么31岁还回来做培训机构的长期老师?在培训机构做老师,其实带一些青春饭的感觉、因为大部分人都会选择考编或者说累积经验再自己开一个,除非打算投资合伙,很少有到一定年龄再来做培训机构老师的。而她的年纪已经是几乎过了考编制的线、听我老板说她也没有投资的资本和打算。
于是我们讨论她的原因大概就是:
怎么31岁、女生、没有结婚、还换工作、还没有存款。
我们无法排除第一感的偏见,我也疑惑了一下,她抱着什么想法,是要回家嫁人还是说对我们有所隐瞒?
后来心里想了一下还是觉得内疚。觉得我还是把别人套进了定义圈里。和很多人一样,我们总是把年龄和成就等分定义线,不知道为什么,长久以来的概念都让人们总是以成就论人。
于是,不妨说,活在这个世界的我们都是被无形评判着的。
我一直希望自己能够是个很勇敢的人,但在暗地里我仍然会因为即将离职的空窗期感到害怕、感到徘徊、恐惧。
“我害怕我的评判离我不远”
会不会很多年后别人提起我也是这样,“怎么这个年纪还需要重头再来?”
我也在遵从自己与听从安排里徘徊,
不得不承认,人生总是面临无尽的选择恐惧中。
我们想象未来,鲜花和火葬场共存。
而我清醒支撑我在这股恐惧中走下去的,是我自己。
我始终希望,我对我的人生永远抱着一种确切的肯定:“我要成为自己想成为的人”。
为此付出的一切,我义不容辞。
一个我很赞同的观点:命运所赠送的礼物、必定标有价格。
想要真正意义上得到或者实现一些什么就要学会拒绝放弃一些。我想要实现我的梦想,所以我会为之放弃可能的捷径和稳定,那些看起来更好的、更具有吸引力的东西,我都会坚定的说“那不是我想要的”。
这在我看来是一种英雄主义。
如同救人的大英雄如果有一瞬间想过、害怕过,那么可能就在这一刻,生命便流逝。
那么,我要成为自己的大英雄,做出选择、坚定。
“希望各位也能成为想成为的人、做世界上仅有的英雄主义者”
共勉。
感谢观看。欢迎关注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