①
今天与朋友们在激烈讨论有关“别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的话题,大家纷纷阐述了自己的观点;
有提出孩子的教育问题:
有人说:确实看中好的环境、教育等等,有条件一定要去给孩子创造;
有人说:在我们力所能及的范围内,父母摸索如何更好的做父母,进而引导孩子;
有人说:从细节和行为来引导孩子,不要在孩子面前老是唠叨谁谁怎么样,一家人在一起健健康康的救星;
有提出比较的问题:
有人说:适当的比较可以起到激励的作用;
有人说:一辈子都要和别人去比较,是人生悲剧的源头;
有人说:人生不比怎么进步,往好的方向发展;
进而,讨论到了阶层固化的话题,大家都觉得现代社会阶层逐渐固化,普通人越来越难往上突破,期望保持自己和孩子的阶层不下滑;
是啊,这两个话题都涉及到了一个问题,就是比较,没有比较就没有起跑线,没有比较就没有阶层的概念;
②
阶层固化了,孩子与上层比较则输在了起跑线上,与下层比较则妥妥的人生赢家;这些比较是人之常情;
我们更需要关注的是比较带来的结果会使得我们朝着哪个方向发展,适当比较会促进发展,朝着自身的目标去摸索人生道路;过度比较带来的影响确各有不同;
前段时间,看到微博上网友的小侄子说:父母不配拥有他这么优秀的儿子,他觉得父母都是穷鬼,没钱送他出国留学,没钱给他在大城市买房子,他锻炼身体因为父母不够高,不想父母生二胎,坑了一个还想再坑一个。
这样的想法太可怕,可想而知这位小侄子的生长环境;
阶层固化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们会因此产生各种消极的观念、偏激的观念、无力绝望的观念等等,这些观念伴随我们一生,伴随一家人。
所以,别让阶层固化的观点禁锢了我们的思想;
③
阶层固化并不是当今的中国才有,每朝每代都有,那么有人问什么时候才能突破阶层固化呢,历史学家分析过,历史上阶层的大清洗大都发生在“改朝换代成为权贵的那一两代人,然后慢慢阶层趋于固化,越往后越严重,直到下一次改朝换代”。
历史上那么多次农民起义,只有两次是成功的,一是秦末刘邦,二是元末朱元璋;茫茫五千年农民登上阶级顶层的概率如此低;
阶层固化在每个国家都有,英国BBC出品了《56UP》,选择了14个不同阶层的孩子进行跟踪拍摄,每七年记录一次,从7对开始到56岁;最后,阶层得到了承袭;
这里有人可能会问,难道我们就这样认了吗?
当然不是,我们每个人,我们的后代,可能最后终将平凡,但是不能因为消极偏激的思想阻挡了我们能够为之拼搏的动力,停滞不前;毕竟日子还要好好过、人生还要珍惜着走。
我们探寻适合自己的那条路,可能那条路是上升之路,可能那条路是平凡之路,但都不罔走一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