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季氏旅于泰山。子谓冉有曰“女弗能救与?”对曰“不能。”子曰“呜呼!曾谓泰山,不如林放乎?”
季氏准备祭祀泰山。孔子对冉有说:“你不能阻止吗?”冉有说:“不能。”孔子说:“天啊!难道泰山会接受他们的无礼朝拜吗?他们还不如林放懂礼啊!”
(二)
子曰:君子无所争。必也射乎!揖让而升,下而饮,其争也君子。
孔子说:“君子没有什么可争的事情。要争的话,那就像射箭比赛一样:赛前互相行礼,赛后相互举杯饮酒致敬。这样的竞争,真有君子风度!”
季氏的无礼之处主要有两方面。
第一,认为自己的身份和地位配得起王者之行。同时觉得自己配得起,以王者自居。
在古代,祭祀泰山这种行为是历代国君才能做的,为的是替自己的国家和臣民祈福,祈愿风调雨顺,国泰民安。而其他人没有资格祭祀泰山的。而泰山作为山神,也不会接受违背礼仪的祭祀。
作为季氏,不在其位,自然不能做祭祀泰山的事,山神也不会接受。这种行为违反了“天之道”。
第二,季氏祭祀的动机完全是处于私欲。
季氏并非国君,祈求山神的目的自然也不是为了保国泰民安,无非就是保佑自己的福禄地位。这完全违背了祭祀的意义,违反了“礼之本”。
第二则中,再次告诉我们什么是君子所为。
很多人只知道这则中的前半句,“君子无所争”,因此便认为遇到事情不争不抢便是君子所为。但却忽略了后半句,“其争也君子”。
竞争不会影响我们成为一个君子,但我们在竞争时要有君子风度。
我们要争,因为这不仅仅是争夺利益或地位的行为,更是人生不断进取的过程。但是在争的过程中要讲求方法和心态,不要背后捅刀子,玩阴谋,做小人之争。
所谓“不蒸馒头争口气”,争的是发愤图强的志气,而不是小肚鸡肠的怨气。
若璠su,二宝妈,坚持100天跑步,坚持100天连续写作。今天是连续写作的第54天,累计输出43237字。
自律让一切更自由,我愿和你一起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