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瓷,是我们中国的传统,有好多人的爱好都是它,今天呢,我就和同学们一起去体验了一下。
一进大门,我们就被四处乱跑的动物吸引住了,其中,有一只狗和5只猫,那只狗名叫米奇。四只猫,分别叫小五,小老虎,黑米,咖啡。刚开始,我们跟他们玩得不亦乐乎,甚至已经忘了时间。看,这些猫一会儿这串串,那串串,一会儿躲到沙发底下,一会儿一会儿。还躲到桌子底下,好像在跟我们玩捉迷藏似的,而那只叫米奇的狗呢,这是静静的趴在那儿,见到我了,才友好的有摇几下尾巴,我们一起跟他们蹦呀蹦,跳呀跳,直到那位教我们做陶泥的老师提醒我们要开始做了,我们才停下手中的玩乐,静静的观察自己要做什么样本。
样本都放在一个很大的桌子上,里面有花瓶,也有小茶杯,也有做的小猫小狗呀,甚至还有做得大白兔奶糖,我离远了一看,真的就如真的一样,一模一样。我情不自禁地拿起了一个,正准备塞入口中,突然觉得,呀,这不对劲,这什么硬邦邦的,再拿起来仔细一看,原来是用陶瓷做的呀!
终于到了做陶瓷的时候了。 老师先让我们拿一块泥,这些所谓的泥,并不像真正的泥巴一样,硬中带软,软中带硬,泥捏也起来要有分寸,老师先教我们把泥掰成一块儿一块儿的,只用占过一次水,然后把它们都捏扁,就这样重复的湿水,泡水,然后呢,把那些泡过的泥都分成两半,然后分次揉,把那些泡过的泥,然后再把它拉长,然后拉长,然后并和,就像你玩渐变色一样,直到你的手和泥都没有一点点水,一直到不沾手的时候,就说明中间的空气已经被排除。就可以开始做泥啦。把泥放在正中央,然后拉动拉杆,使盘子快速的传起来,然后再往手上湿水,记住要不断地湿水,将手放在你的两边让泥上下拉动,可以,使泥变得均匀,就是打好基础,这样的话,后来做得泥也就不容易失败,我做的是一个小瓶子,既能当茶杯也能当花瓶,是一个多功能的作品。首先呢,我得先把这块泥的下半部分变胖,我就得把两个大拇指压在这块中间,轻轻的往下压,记住不要太使劲,然后呢,边上的四只手指在边上,可以让泥不塌下来。然后再把上面缩小,缩小的时候呢,必须要把食指和中指要放在边上,也就是泥地两边,然后呢,在轻轻的往里面压,就这样不断地修正,一块儿崭新的作品就做好了,但是还有一部呢,等这个作品成型的时候,我们就要把拉杆往自己的方向拉,可以使盘子不再转动,接下来,就要请老师帮我把上面的花纹一卷,这样会使一个没有生机的作品变得很生动,然后老师就可以把它取下来,放到一边的纸上,作品就完成了。(刚做完的作品,是白色的,这也是陶瓷原本的颜色,就如下面这幅图一样)。
这次做陶瓷的事情,让我真正的体会到了,中国人是多么的伟大,就能用那么朴素的泥,雕刻出这么多美妙的作品,加油,中国继续努力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