傍晚,由洋洋妈带着小家伙去学钢琴、参加托管中心举行隆重的庆祝圣诞零食会。一路上,小家伙十万个为什么又被激活了。
“妈妈,为什么车子要去检查的?”
“因为车子开久了它的零部件就有可能会损坏的,所以我们要带它去car's hospital,让医生叔叔检查它是否不舒服。如果不舒服,医生叔叔就会给它打针,这样它就可以痊愈了。”
“为什么医生叔叔会给它打针?”
“因为它生病了,所以医生叔叔会给它修理,帮他治疗。”
“妈妈,为什么我们要走这条路,为什么要转弯?”
“因为要通过这条路,我们才可以去education center啊,我们去那里找婆婆。”
“妈妈,你看这两旁的楼房叫什么名字?”
“它叫雍景湾。”
“为什么他叫雍景湾?”
“就像你幼儿园的小朋友,它有名字的,它的名字叫雍景湾。”
值得欣慰的是,小家伙的提问与好奇心没有被压抑,同时,我们也明确的感受到,在回答问题中,孩子能学到很多东西,不断的锻炼自己的逻辑思维,也是形成三观的重要过程。我们会不断地激发他对生活的兴趣与保持旺盛的好奇心。但是,洋洋妈在上面的对话中,把医生与汽车维修工程师的职业混乱了,小家伙也表现了困惑。这种教育方式不好,将近4岁的孩子需要我们给予正确、规范的指引,不能再以“开车车”“吃饭饭”等简单的语言去引导,更需要准确的概念性信息。
晚上9时40分,我回到家,结果小家伙还在磨蹭着刷牙!见到门开了,还没有见到我的时候,他悄悄地问妈妈:“谁回来了?是不是爸爸回来了?”接着,尽管小家伙睡觉时间迟了,但是也阻挡不了我们十分钟的陪伴互动,欢笑入眠。一开始的时候还很示好地要求我陪伴他阅读,因为时间关系,我们直接进入欢乐互动环节。我们一起唱起了自创的刷牙歌、洗脸、上厕所,最后吻别仪式道晚安。一切就是那么自然,随时可以玩,我们当他是玩具,他当然也当我们是玩具,而这种玩具是在互动中智能锻造、不断深化,相互改造。
回想昨晚的卡片测试,小家伙基本上都还能记得所有的卡片,有时候图片的意思与单词有一定的区别,他已经能够按自己理解的方式进行解读,比以前丰富了很多。当然,在测试到一半的时候,有点枯燥了,小家伙表现出一丝丝的厌倦之意,我敏感地发现了,于是,我换了一种简单的方式,却吸引了他的注意力与兴趣。我将接着要测试的卡片倒过来让他看,他的第一反应是很新奇,然后哈哈大笑。当你倒转过来后,他能准确说出内容,接下来每一次的倒放卡片,都能引起他的爽朗笑声!童趣就是这么简单,创意也是那么随意。他只是感受到你在用心与他互动,学习效果只是副产品,整个过程他都是以“玩”的心态去体验,百玩不厌。
其实,陪伴孩子并不是一件难的事情,孩子们都很简单,他们的简单不是我们成人用自己的思维能够理解与体会的,这是他们天性的使然,他们的好奇促成了整个世界都是他们玩具,包括我们自己。孩子进入世界的第一对玩具就是父母,他们将我们的童年玩回来了,将我们的耐心玩回来了,将我们的情绪玩乐观了,将我们的笑容玩慈爱了,将我们的思想玩简单了,将我们的心态玩平和了……只要我们用他们的视角去理解这个世界,我们总能找到一丝丝的好奇,生活的动力就是这里,源源不断,还能在陪伴中缓缓地重塑人生的理想方位。我觉得我自己目前是4岁,与孩子同步成长中。
孩子的成长,其实就是父母的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