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要乖一点啊,别太让大人操心了。”
这是不少孩子都听过的一句话。
似乎听话乖巧一点,就能在少年时期一路开挂,成为“别人家的孩子”。
但做一个“乖”孩子,不一定是件好事。
前不久,某学校两名初中女生,遭遇恶性霸凌。
不到4分钟的时间,两个女孩被另外两名女子抽了36个耳光。
打人者毫不留情:“我今天就打你们俩了怎么着?”
而被打的两位女生,除了委屈地问“我怎么你了你就打我”外,再也没有别的反应。
没有逃跑,没有反击。
或许是不敢,或许是习惯了受欺负,默默忍受欺辱的样子,令人心疼且愤怒。
一位被打女生的妈妈说,事发后,孩子晚上睡觉时,都会惊醒哀求:“别打我别打我”。
恶时刻都在发生,做个乖孩子,真的有些“危险”。
1
“被迫乖巧”的孩子,生活有多糟
说来有趣,在古代,“乖”的本义是“违背”,脾气“乖戾”,不是夸“脾气好”,是你说性情反常,有意违抗世俗常理。
如今,“乖”成了“听话懂事”的代名词。
但一辈子乖巧不反抗的孩子,要咽下多少委屈?
永远是吃哑巴亏的那一个,永远把别人的情绪放在自身意愿前面,即便利益受到侵犯,也不敢吱声……
社长和一位朋友聊天时候,她说自己一直是家长、老师眼中的“乖孩子”、“好学生”。
3岁时,幼儿园调皮的男孩挥舞着树枝,拦路不让她回家。她害怕到不敢向前走一步,为了躲开男孩,去绕更远的路。
9岁时,她因为成绩好被选为班长,却不敢管打架违规的同学。
只是默默地在评比栏上记录、扣分,直到有人冲上来对她吼:“你管不管?”
活了20几年,从来没跟任何人吵过架。
但学生时代,她还是幸运的。
因为老师罩着好学生,最终总能落得个好结果。
直到进入职场,保护壳没有了。
有前辈故意“埋雷”,给她错误的指导,让她在工作中捅了娄子。
她只是低头认错,拼命道歉,从不敢跟任何人说,是某某前辈告诉她要这样做……
她不是没想过说出真相,只是下意识觉得,都是自己的错。
直到她向母亲抱怨职场险恶,想要辞职,母亲火了:
“你得表现得硬气点,让人知道你不好惹!”
可是年少时的“乖巧”,早已经成了习惯性的懦弱,她连做出改变的自信也没有:
“一贯逆来顺受的人,偶尔拒绝一次,遭到的质疑非议只会多不会少,我都能想到她们会说什么‘你变了’、‘没良心’之类的话。”
其实,困难之中,人有时并非真的“无助”,而是“习得性无助”。
“习得性无助”是美国心理学家马丁·塞利格曼(Martin E.P. Seligman)提出的概念。
在动物实验中,他将特定的声音与电击行为联系在一起。
只要蜂音器一响,困在笼中的狗就遭到难以忍受的电击,多次重复。
某次,实验人员在蜂音器响后,没有打开电击器,就把笼子打开了。
结果,这只狗非但不逃,反而不等电击开始,就倒在地上呻吟颤抖。
这就是“习得性无助”:
原本有机会主动脱险,却被动地坐以待毙,因为它就是这么被“训练”的。
这和乖孩子的行为模式惊人地相似:
遗忘了反抗的能力,下意识默默承受伤害。
以致逐渐失去了真实表达情绪、明确提出意愿的能力。
社长无法想象,那两个被扇36耳光不敢反抗的女孩,曾经还有过多少次类似的经历。
乖巧不是坏事,懂事也并不一定要靠受委屈实现;
但前提是,在孩子们的乖巧懂事里,必须有点锋芒。
2
保护孩子,更要让他们学会自保
成为被霸凌者并不需要有什么特别的原因。
为人父母,更不能把所有孩子都预想成“天使”。
昨天,某学校流传出一段视频:
几名学生一起踹一个小女孩,把脚放在女孩头上踩。
随后,这些学生又以同样的方式对待其他几名小女孩,并胁迫他们跪下喊“爹”、“娘”。
青春期的孩子,心思时常像天气一样难以捉摸,有时不经意的一个动作、一件小事,就能够让某个人成为被群起攻之的对象。
王晶晶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高中女孩,过着和其他同学一样的生活。
有一天,班里两个男孩子打闹,不小心打碎了她桌子上的水杯。
这时,王晶晶的同桌开玩笑说,“你俩惨了,这个杯子值三百多万呢”。
这本是同桌的一句玩笑话,后来却在一传十十传百的过程中,变成了王晶晶吹嘘自己的杯子值三百万。
又有人添油加醋说:“男生赔了她200块钱,她居然嫌少。”
一时间,校园贴吧里全都是针对她的“扒皮贴”,整容、男友成群……各种污蔑都被贴到她身上。
从语言上,到肢体上,还有人借朋友之名欺骗她,霸凌愈演愈烈,持续了近十年:
“成了全校所有人的敌人,谁都可以打我。”
她患上抑郁症,曾经试图自杀,不敢再相信任何人。
到最后,用尽手段,也没有等来当初那些施暴者的歉意。
一个杯子,一句玩笑,几乎毁了一个女孩的一生。
法国心理学家丽兹·巴多里在其著作《安抚孩子的艺术》一书中指出:
有些孩子欺负别人时,并非完全为了给对方造成伤害;
而仅仅是想知道,被欺负的孩子底线在哪里。
你一味退让,只会让人把你当成可以随意欺负的“软柿子”。
最好的处理方式,就是在第一次受欺负时,就用语言或行动告诉他们:“我不好惹”。
不是鼓励以暴制暴,而是要有主动保护自己的意识。
电影《安德的游戏》中,一群孩子被聚集在一起,接受战斗训练。
主人公安德,因为体格瘦小、沉默寡言、独来独往,从一开始就被其他孩子欺负排挤。
安德没有立刻与其正面交锋。
直到对头“大块头”带着手下再次侵犯他。
面对实实在在的拳头,安德不再退缩,而是拿起武器,把大块头打到爬不起来。
一个人是否容易被当成“软柿子”,最初可能取决于TA的体格、实力、背景、气场。
但最终,决定一人是否“持续”被欺负的因素,却是被欺负后的反应。
一味妥协不是美德,我们不鼓励孩子欺负别人,但一定不能失去反击的能力。
3
活得带点锋芒,并不可耻
马伊琍曾在直播中谈及自己失败的育儿经验:
后悔把孩子教得太乖了!
女儿爱马和幼儿园小朋友玩过家家时,别人总想当“妈妈”,让她当“宝宝”,爱马心里不愿意,她也想“妈妈”。
马伊琍就建议说:“你可以和那个小朋友约定,让你下次当妈妈,要让她知道这样是不公平的。”
没想到爱马回答:“我不敢。”
一句“不敢”,扎了无数家长的心。
过分严格的家教,可能教出了文明礼让的孩子,也可能让孩子再也不敢说一个“不”字。
有时候,“乖”可能只是假象,是压抑自己真实喜怒哀乐后的“伪装”。
不懂反驳,却又疲惫不堪,最后只能配合表演,和父母变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
微博上,有人写下这段培养“乖孩子”教育思维的控诉:
在她眼里,“乖”已然成了一种压迫和限制。
所以想劝一劝父母们,别让这样的遗憾和悲剧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
其实这也并不难:
其一,允许孩子勇于表达自己的真实想法,哪怕听上去不太好,或者有点“糟糕”的想法。
多一些自由成长的空间,少一点独行专断的否定,尊重孩子思维与视角的多元。
因为成长这条路,注定要通过不断的探索与碰撞,才能打磨出更好的自己。
其二,学会让孩子重视自己的真实需求,并真诚与大人们沟通。
太乖的孩子,往往很早就学会了迁就大人而压抑自我。
想买的衣服玩具,想看的书籍动画片,都“听话”地没买也没看。
为了赢得大人的赞许,一味地藏匿真实的需求与自我,或许将来在其他感情中,也会“有口难开”。
其三,当孩子受到欺负时,一定要教孩子学会正当反击。
据201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发表的《校园暴力和欺凌》中的数据显示:
受欺凌后,只有不到40%的孩子会选择告诉成年人。
敢于说出事实来反抗的孩子,并不占多数。
《开讲啦》节目中,主持人撒贝宁曾问犯罪心理学教授李玫瑾:
“孩子被欺负了,你会支持他打回去吗?”
得到的回答果断又霸气:“肯定会啊!”
活成一个“不好惹”的人,善良带有锋芒,这并不可耻。
正确的反抗,即是漂亮的自救。
越早亮明你的态度与底线,或许,越能让你远离深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