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工作上刚好用到了docker ,所以作为入门学习,本文就以一个简单的例子展开。
推荐一个不错的入门资料 Docker — 从入门到实践 本文也是主要参考了这个资料
基本概念
- 镜像
Docker 把应用程序及其依赖,打包在 image 文件里面。只有通过这个文件,才能生成 Docker 容器。image 文件可以看作是容器的模板。Docker 根据 image 文件生成容器的实例。同一个 image 文件,可以生成多个同时运行的容器实例。
- 容器
image 文件生成的容器实例,本身也是一个文件,称为容器文件
- Dockerfile
docker的配置文件
一个简单的例子
下面以一个hello world页面为例,介绍docker的基本使用
- 新建一个docker-test文件夹。
然后在里面创建Dockerfile、index.html、index.css、hello-world.conf四个文件
# index.html
<!DOCTYPE>
<html>
<head>
<title>docker test</title>
<link rel="stylesheet" href="./index.css" />
</head>
<body>
<p>hello world</p>
</body>
</html>
# index.css
body {
margin: 0;
padding: 0;
background: #f2f2f2;
}
p {
margin-top: 50px;
font-size: 26px;
color: #333;
text-align: center;
}
# hello-world.conf
server {
listen 3000;
location / {
root /usr/local/nginx/html;
index index.html;
}
}
这里采用include的方式加载nginx配置,因为nginx默认会占据80端口,而include得方式不会覆盖原有的配置,所以这里用了3000端口。当然,你也可以写个完整的nginx.conf直接覆盖原来的
- 下面就用Dockerfile完成镜像的配置。
我这里用nginx做web服务,然后暴露出容器的3000端口,在宿主机上通过5000端口映射到这个容器中。
FROM nginx:alpine
COPY index.html index.css /usr/local/nginx/html/
COPY hello-world.conf /etc/nginx/conf.d/
CMD ["nginx", "-g", "daemon off;"]
EXPOSE 3000
注意区分 EXPOSE 和docker run 的 -p,-p 是将容器的对应端口服务公开给外界访问,而 EXPOSE 仅仅是声明容器打算使用什么端口而已,并不会自动在宿主进行端口映射。
- 文件准备好,就可以构建镜像了。
docker build -t docker-test:0.0.1 . # 千万别忘了最后的点
因为alpine基础镜像非常小,所以安装过程应该是很快的,看到输出成功就可以了。
docker image ls # 查看是否有刚刚构建好的镜像
- 生成容器
docker run -d -p 5000:3000 docker-test:0.0.1 # -d 以后台方式启动
在浏览器中访问localhost:5000 就能看到我们写的hello world了。
- 将镜像推送到仓库
https://hub.docker.com 这个是docker官方提供的公共仓库,我们可以将自己的仓库放到上面去。
首先我们到上面注册一个账号,才可以继续往下走
docker login -u username # 你的用户名
# 然后输入密码,也可以在用户名后加上 -p password 进行登陆
# 会登陆到默认的仓库地址,也可以在最后面加上加上想要登陆的仓库地址
# 接着打标签,推送
docker tag docker-test username/docker-test:0.0.1
docker push username/docker-test:0.0.1
# 推送成功就可以在你自己的仓库下看到docker-test这个镜像了
docker pull username/docker-test # 就可以拉下刚推送的镜像使用了!
到这里一个简单的nginx镜像就制作好,当然docker的内容远远不止这些,如多个容器间的关联,容器内访问外部的数据等等,当然这些我也不懂,一起学习吧!
补充
- 一些命令
docker image ls # 列出所有镜像
docker ps -a # 列出所有容器,包括停止的
docker ps # 列出正在运行的容器
docker build -t [image-name][:tag] . # 构建镜像,注意最后有个点表示Dockerfile所在的路径, -t 指定名称和标签
docker run -it -p 5000:5000 [image-name][:tag] bash # 生成容器,-it 进入容器内,bash 表示进入后使用的命令 不加则无法使用命令行,-p 将宿主机的端口映射到容器内的端口
docker run -d -p 5000:5000 [image-name] # -d 后台方式生成容器
docker exec -it [containerid] bash # 进入一个容器中,这种方式进入容器,输入exit可以安全退出
docker login -u username [registry] #登陆, 在命令行中输入密码
docker login -u username -p password [registry] # 登陆
docker tag [image-name] [registry][image-name]:[version] # 打标签
docker push [registry][image-name]:[version] # 推送镜像的仓库
- 搭配jenkins
使用Jenkins可以实现代码提交后,自动测试、自动构建,并且可以持续集成到docker仓库,这样服务的更新、回滚都非常方便。
下面就给出一个简单的node示例。
docker login -u username -p password [registry]
version=`node -e "console.log(require('./package.json').version)"` # 这里以node为例,设置版本号
docker build -t [image-name] . # 别忘了最后的点
docker tag [image-name] [registry][image-name]:$version
docker push [registry][image-name]:$vers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