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们的孩子,都不是你们的孩子,乃是“生命”为自己所渴望的儿女。他们是借你们而来,却不是从你们而来,他们虽和你们同在,却不属于你们。 ———纪伯伦
最近总有家长把自己的孩子殴打致死的新闻,看得人心惊肉跳。我常常在看到这些新闻后,不断反思自己,虽然我从不打孩子,但我经常在大宝不听话的时候,发火、不耐烦。二宝出生后,这种情况更为严重。最近过去的一周,我一直在反思自己。我应该勇敢的承认,我并不懂如何好好照顾我的两个孩子。
大宝却无条件的爱我。不论在任何场合任何人面前,永远无条件的支持我,毫不吝啬的表达对我的爱。
我常常在无名火发作后,异常后悔。大宝现在也会在我发火后立即把我推开,但事后又像什么事都没有发生过,爱我依旧。
我想从今天开始,记录自己发火的时间、原因、场合,我希望对自己的行为和语言负责,不想为了发火而发火,懂事又乖巧的大宝没有义务为我的情绪负责,他的懂事与乖巧,让我心疼。才四岁的他会在极度渴望一个玩具的时候,对我说,妈妈,如果你愿意买你就给我买,不愿意也没有关系,我没事的。
我总在想,或许是我上辈子积了福,才会在这辈子有这么好的两个小宝贝。
最近参加的幸福女子读书会,有一个书友写了一篇文章,大意是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使命来到这一世,一旦完成,肉身即消亡,而灵魂永存。灵魂又带着下一个使命寻找下一个肉身,如此循环往复。这种解释未必科学,但却为我放出自己内心对小孩的控制提供了一种支撑。小孩有小孩的人生使命,我有我的使命,我应该允许孩子活出他自己,我也活出自己,便好。纪伯伦在他的诗中也写到过,孩子借由父母而来,却并不属于父母,孩子有自己的人生使命,有自己的人生轨迹。
我希望自己不仅在工作中客观,还希望自己能在生活中保持对自己的觉察,而不要被情绪牵着鼻子走。知道自己在发火,明白自己所求为何状态是什么,懂得自己所在何处,非常重要。不论如何,我希望孩子能够健康成长,活出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