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后感——《为什么读书》

1930年,胡适先生在上海青年会上做了一次演讲,演讲的主题是关于读书。关于读书,始终有三个绕不过去的话题——“为什么读书”、“怎么读书”、“读什么书”。这三个话题,胡老先生都进行过解读,我今天要写的便是这第一篇——“为什么读书”。

胡老先生认为读书有三点原因,第一,因为书是过去已经知道的知识学问和经验的一种记录,我们读书便是要接受这人类的遗产;第二,为要读书而读书,读了书便可以多读书;第三,读书可以帮助我们解决困难,应付环境,并可获得思想材料的来源。

第一,因为书是代表人类老祖宗传给我们的知识的遗产,我们接受了这遗产,以此为基础,可以继续发扬光大,更在这基础之上,建立更高深更伟大的知识。比如,我们从小就学习的语文、数学、物理、化学等学科,都是在继承知识,这是老祖宗几千年下来积累的知识和经验。我们通过学习,直接接受这些知识,不需要从新从头探究这些知识,实际上是一种人的进化。

第二,是为了读书而读书。这里的第一个“读书”中的书是更复杂的书,第二个“读书”里的书是帮助你读懂复杂的书的工具。比如,《诗经》里又有几百个的“维”字,还有许多“助词”“语词”,这些都是有作用而无意义的虚字,但以前的人却从未注意及此。这些字若不明白,《诗经》便不能懂。还有的人觉得《墨子》也十分难懂,但是如果你稍微有一些光学、力学,又有点经济学知识,那对于《墨子》里的内容也就手到擒来了。

第三点,读书可以帮助解决困难,应付环境,供给思想材料。知识是思想材料的来源,而思想可分作五步。当我们逢着三叉路口、十字街头那样的环境,走东或走西,这样做或是那样做的问题,我们就会开始去思考,这就是思想的第一步。第二步要把问题弄清,究竟困难在哪一点上。第三步才想到如何解决,这一步,俗话叫作出主意。但主意太多,都采用也不行,必须要挑选。但主意太少,或者竟全无主意,那就更没有办法了。第四步就是要选择一个假定的解决方法。要想到这一个方法能不能解决,若不能,那么,就换一个;若能,就行了。第五步就是证实,证明第四步的猜想是可行的。凡是有条理的思想都要经过这五步,或是逃不了这五个阶段。

以上是我从胡老先生的演讲中所得,与君分享。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或内容合作请联系作者
平台声明:文章内容(如有图片或视频亦包括在内)由作者上传并发布,文章内容仅代表作者本人观点,简书系信息发布平台,仅提供信息存储服务。

推荐阅读更多精彩内容

  • 我们为什么要读书?这个问题听起来像是三岁小孩子问题的吧。但是又多少人又可以所得清楚呢。又有多少人真正思考过这个问题...
    子龙v阅读 185评论 0 1
  • 会议记录: 哲思专题经典共读活动SE01EP05会议记录 题目:《中国哲学简史·第五章》 主讲:心技一体 简介:心...
    桓小白阅读 588评论 0 1
  • 心脏可以说是人体动力最强的一个位置,源源不断的为人体传达能量,但是如果你平时不注意爱护它,时间长它就会难受,它难受...
    lott豆子阅读 409评论 0 0
  • 狗,在我意识深处总有个定义——牲口。把它这样定义是有着极大的歧视成份的,即便是着装华丽的宠儿我也是不喜欢的,更别说...
    Lee_a1b3阅读 353评论 1 0
  • 如果在她自杀前,围观人群不再起哄。 如果读书的年纪,能够好好刻苦读书。 如果在父母有生之年,能多陪伴他们。 如果那...
    嘟兔阅读 170评论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