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我学习心理学就是为了更好的影响别人,控制自己。比如,控制孩子的情绪,让他不哭不闹。控制老公,让他改掉身上的毛病。针对这种说法,你怎么看?欢迎结合加餐微课,说说你的看法,也请说说你对心理学的理解。
从陆老师的《育儿育已》来到了《超级妈妈》,陆老师讲的点总是与众不同,让人耳目一新,却又直击痛点。比如我们往往不是对事件本身发火,我们是对在这件事情上自己的无能发火,发的不是现在的火,而是多年之前的火。
以前从未想过会学习心理学,觉得那是心理医生的事,用来治愈心理有创伤的人,或者是谈判专家要做的事。现在之所以想学是因为在某些情况下,自己觉得无力,不知道该如何做。比如二岁孩子的自我意识期,七岁孩子的叛逆期。看了很多育儿书籍,书中会告诉你怎么做,却不告诉你为什么这么做,然后下次继续爆发,继续恶性循环。
在我看来,心理学是为了让人类更好地认识自己,认识自己行为背后的原因,帮助探寻解决问题的方法,提高生活质量。
超妈的课中,陆老师讲到了心理学的发展史,从无到有,从宏观到微观,不得不感谢先辈,很多现在看来很平常的理论,在背景完全空白的大环境下是很难提炼出的,是他们毕生研究的心血。心理学的发展最初脱离了宗教,再后来脱离了哲学,到弗洛伊德的理论,再后来逐渐到接近我们如今认识的心理学,走了很长一段路。我很认同陆老师的话,心理学不归属于科学的范畴。科学是客观规律,心理学更注重人文,更有温度。以前在课本上,学过巴甫洛夫的狗,学过条件反射,看过《梦的解析》,现在陆老师把这些零碎的课程串联起来,形成了一个脉络,脑中的知识体系也逐步建立,那些枯燥的课竟也听得生动起来。
我从不觉得人是可以被另一个人控制的,人类站在食物链顶端区别于其他动物,是因为他有思想、有自己的想法。倘若一个人被控制思想,只能称为傀儡,没有灵魂。但我认为,人是可以控制自己的,就是自制力,一个无法控制自己情绪的人是不成熟的。但是要改造一个人是不可能的,每个人看到的世界,其实是你大脑中的世界。内心的认知是不一样的,你认为是这样,他认为是那样,并且都有一套自己的认知体系和理由,都想法设法说服对方。其实谁对谁错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你为什么认为你对,为什么认为他错。但不必绝望,人是可以被影响的。我们古人说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就是这个道理。网上有个段子,“我都改变不了我妈,怎么改变世界?”我们能做的,只有改变自己。自己改变了,看到的世界也不一样了。想让孩子看书就创造一个看书的环境,并且以身作则。让孩子控制自己的情绪很可笑,大人在很难过伤心的时候,别人说“不许哭”,你也是忍不住的,何况对于一个小孩子,但我们往往这样不科学的对待自己的孩子。让孩子认识自己的情绪,比如生气、愤怒、难过、害怕,引导孩子发泄出自己的情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