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某天午休闲聊时,不知怎么就转到了现在的孩子的生活有多幸福的话题,有一个同事以开玩笑的口吻说起一件发生在她女儿身上的小事。她有一个两周岁的女儿,因为家境富裕,所以当爸爸的很是宠爱女儿,一般带女儿出去玩,基本上都会满足孩子买东西的要求。
有一次,她带女儿出去逛街,女儿看上了一个玩具,非要买。同事看了看说:“家里有一个一样的,不可以买。”女儿不依,哭闹不止。最后她受不了了路人时不时撇过来的眼光,只好蹲下身子说:“妈妈没带钱。”谁知女儿立马反驳说:“不用钱啊,你用手机嘀一下就好了嘛。”她简直目瞪口呆,最后只好连拖带抱的把她弄回家了。她笑着说,经过这件事,才发现对孩子太过纵容了。
我们听了,都笑了起来。但是回头仔细想想,一方面,是家长对孩子的教育也没有及时、到位,当父亲的有点过于溺爱了;另一方面,也是父母从未给孩子讲过钱的事,他们不懂也很正常。
想必,我们国人都听过这么一句话“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也不能苦孩子。”于是,有相当一部分家长宁愿自己节衣缩食,也要满足孩子的要求,即所谓的“富养”。可是现实生活中,有些富养的孩子们不仅不能体谅父母的一片苦心,反而养成了花钱大手大脚、好吃懒做的性格。还有什么比寒门出“骄子”更能表明教育的失败?
与此相反的是,还有一种教育观点,“穷养”,我想典型的特点就是,不管家境如何,甚至有些家庭有很好的经济条件,却一直给孩子灌输“家里很穷”“养你很花钱”“花钱享受是罪恶的”等观点,导致孩子养成了自卑小气,甚至刻薄的性格。感觉就像是一颗本能长成参天大树的树苗硬生生的被摧残成叶疏枝稀的歪扭样子,真真是可惜了。
穷养还是富养,都不如让孩子形成正确的良好的金钱观。近来,我看了一本关于此类的书《反溺爱》。这本书的作者罗恩·利伯是《纽约时报》畅销书作家、专栏作家。多年来他一直倾力研究儿童教育与金钱的课题,依据社会学家、心理学家、理财专家的研究成果,以及自身十多年来的采访、调研的数据和案例,创作此书。虽然有着中外环境差异的存在,我仍然觉得受益匪浅。
这本书为中国家庭提供了财商启蒙的实用指南,通过9堂家庭财商课教会孩子有关财富的知识、正确的金钱观和优秀的品格,即为什么及怎么和孩子谈钱,如何给孩子零用钱,如何让孩子聪明消费,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多少钱才够等等。我想谈谈这本书给我印象最深的几点。
1,为什么及怎么和孩子谈钱?
近年来,有一个词频繁的出现在我们的视野之中,那就是“财商”。所谓财商(FQ),本意是指“金融智商”,指个人、集体认识、创造和管理财富的能力,包括观念、知识、行为三个方面。众所周知,它已成为现代社会里人们不可或缺的素质。所以至于为什么跟孩子谈钱,这点已不是需要讨论的话题了。谈钱,不仅是为了给他们困惑的问题一个答案,还是培养“财商”的重要且必要的开端。
那怎么和孩子谈钱呢?本书作者建议父母在孩子问出关于钱的问题时,不要沉默,不要撒谎,也不要有性别差异。父母可以先了解孩子问出此类问题的原因,可以反问孩子“你为什么会这么问呢?”,除了能鼓励孩子多提问、多交谈,还可以给自己缓冲时间想答案。我觉得这点蛮好,很多家长不知道怎么开口,要么训斥孩子,要么顾左右而言他。其实,不要小看了孩子,他从父母这里得不到答案,总会找其他的方法得到答案,与其如此,不如让孩子从父母这里开始了解钱的知识。
2,如何给孩子零用钱?
如今的生活质量越来越好,一般家长都会多少给孩子一些零用钱,但是怎么给、怎么教给他们花零用钱才是重要的。作者认为不要让零用钱跟做家务联系在一起,不仅因为家庭是一个团体,每个人都有为家庭做贡献的义务,而且付费做家务会让孩子变得自私,变得一切以金钱为目的。所以,家务和零用钱绑在一起不是一个好的教育方式。
作者建议,父母可以通过制定零用钱的使用规则培养孩子的耐心,教给他们妥善使用零用钱。比如让孩子认清“需要”和“想要”的界限,这真是一个非常棒的建议。孩子们基本上分不清楚这两者的区别,比如,一个孩子想买最新版的苹果手机,而他正在使用的手机还好好的,这个孩子就是没分清“需要”和“想要”的概念。何止孩子们,大人有时候也分不清楚“需要”和“想要”的界限,所以这是一个很值得家长思考和讨论的问题。
3,如何让孩子聪明消费?
禁止孩子消费和任由孩子盲目消费都是非常不好的行为,孩子需要学习的是寻找消费和节俭之间的平衡。父母可以设定消费的指导原则,比如,教孩子做一个重要的计算——快乐产出比,即先让孩子估算花在任何他想要的东西上的每一美元(我们可以换算成每一块钱),会提供几小时的快乐感受。这个方法对“想要”而非“需要”的物品会非常有用,可以让孩子更好的找到那个平衡点。还比如,家长经常示范给孩子聪明的消费技巧,父母的身体力行也能给他们一个好的模仿榜样。
除此之外,作者还在其他很多方面给予了一些建议,比如教给孩子懂得如何取舍,跟孩子说清楚花钱的原则,如何不让孩子重视物质等等。对这些问题都不可掉以轻心,因为正确的金钱观与孩子们的品格是息息相关的,比如孩子的零用钱与培养耐心有关,孩子的工作与培养毅力有关,学会聪明消费与培养取舍的智慧有关,养成捐献习惯与培养慷慨的个性有关等。
总而言之,这是一本务实的、针对性很强的关于金钱教育的家庭书籍。作者用真实的数据和现实生活中的各类案例让它更有趣,也更具说服力。更重要的是,这本书具有更广阔而普遍的现实意义,它不只是在谈论财富,还谈到了孩子的教育问题,不论前者还是后者,放诸四海而皆准。看完此书,受益良多,确实值得一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