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好新时代基层民族工作者,就是要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引导各民族在自觉、自愿、自主的基础上取长补短、扬长避短,构建各民族共有精神家园。要大力支持当地发展,坚持党的民族宗教工作基本方针,依法依规加强民族宗教事务管理。此外,还要坚持我国民族宗教中国化方向,深入挖有利于社会和谐、时代进步、健康文明的内容,作出符合当代中国发展进步要求、符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阐释,使我国各民族更具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最重要的是,要学深悟透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民族工作的重要论述,把党中央相关决策部署落到实处。
一、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全乡上下齐抓民族宗教工作的合力
民族工作就是群众工作,具有群众性、长期性和特殊复杂性,要做好民族工作,必须整合社会资源,调动方方面面的力量共同参与民族工作,变民族工作“风雨一肩挑”为“千钧重担众人挑”。一是建立统一、高效的民族宗教工作领导机制,成立民族宗教工作领导小组,强化民族宗教工作的领导职能;二是建立快捷、灵敏的信息反馈机制,各个乡镇均明确党委副书记分管,配备专职民族宗教工作干部,各村明确一名信息联络员,做到重大问题、重要情况及时报告和处理;建立协调、联动的工作机制,在解决突出问题时,各级党政组织和统战、民族宗教部门同步到位、协调行动;三是建立民族宗教工作责任落实机制,将民族宗教工作纳入各级党委、政府重要议事日程,作为干部绩效考核的重要内容,做到民族宗教工作的关口前移,重心下移。
二、加强学习,全面提高依法管理民族宗教事务的能力水平
坚持把党的民族宗教理论、政策作为党委理论中心组学习的内容,通过坚持不懈地对广大干部和党员进行马克思主义民族宗教观、党的民族宗教政策和国家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培训,有效解决不愿管、不会管、不敢管、不去管“四不”问题,提高干部应对民族宗教工作的能力。加强机构和队伍建设,不断壮大民族地区干部和人才队伍,提高民族干部和人才的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其做好民族工作的特殊优势和作用,为当地各项事业发展提供组织保证。应该把少数民族干部队伍建设作为一件管根本、管长远的大事,制定周密规划,明确目标任务,完善政策机制,认真组织实施,持之以恒地抓下去。
三、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进一步形成团结进步的良好氛围
完善涉民族宗教因素舆情和突发事件监测预警体系,全面深入排查摸清各类风险隐患,完善应急处置预案,及时做好风险研判,抓早抓小,把问题解决在基层消除在萌芽状态。要紧盯风险点、隐患点、薄弱点,管理重点人、重点事、重点地区,把责任落实到岗、落实到人,坚决守住民族宗教领域不发生重大风险的底线。大力推行任务清单制,坚持任务清单化、清单具体化、具体责任化,明确每项工作的责任单位、责任人员、完成时限和工作标准,把上级的每项工作部署变成一个个具体清单,抓到实处、抓出成效;大力推行“一线工作法”,在一线宣传党的民族政策,在一线掌握社情民意,在一线落实民族工作,在一线化解涉民族矛盾纠纷;大力推行“典型引路法”,深入总结提炼全国各地民族工作取得的成功经验和做法,适时把我乡好的经验转化为可复制、可推广的政策性措施、制度性安排,做好培育典型、总结典型、宣传典型、推广典型等工作。